岂有青藜照石渠,谈经刘向竟何如。
神仙不喜琅嬛字,错写天官玉叶书。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诗句中表现的内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此诗首句是说“小游仙”在石渠中,以青藜照明,谈经刘向竟何如?“岂有”,即“哪里会有”。第二句说神仙不喜欢“琅嬛字”,错写天官玉叶书。第三句说“神仙不喜琅嬛字”,错写天官玉叶书。第四句说神仙喜欢什么。“错”指错误。第五句说神仙不喜欢什么。“错”同“恶”。第六句说神仙喜欢的是什么。“错”通“措”,措办。第七句说神仙不喜欢什么。“措”通“措”,处置。第八句说神仙喜欢什么。“好”通“倘”,如果。第九句说神仙不喜欢什么。“倘”通“傥”,“倘若”。第十句说神仙喜欢什么。“好”通“倘”。据此理解即可。
【答案】
译文:
我像那小神仙一样在石渠里,拿着青藜照着读书。刘向谈经我都不如他。神仙不喜欢琅嬛字,错写了天官的玉叶书。
赏析:
第一、二句写自己像小神仙一样在石渠里,拿着青藜照着读书,刘向谈经我都不如他。“岂有”,即“哪里会有”。两句写诗人自比于小神仙,意气风发,自信满满;“刘向谈经我都不如他”,则又显得虚心谨慎,谦和有礼。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渴望,又显示了诗人虚心学习的精神。
第三、四句写神仙不喜欢琅嬛字,错写了天官的玉叶书。“神仙不喜”三字点出神仙,表明作者自谦之意,同时表现出他对神仙的敬畏之心;“琅嬛字”“玉叶书”则暗示着神仙所居之处为“琅嬛福地”,而神仙也喜好学问,甚至错写天官的书。这两句既写出了神仙的性情,又写出了神仙的学识。
后六句写神仙喜欢什么。第六句“神仙喜欢”三字点明神仙,与前面“神仙不喜”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神仙的博学多才;“错”通“措”,“措办”意为“妥善安排”,这里指神仙喜欢妥善安排自己的事务;“好”通“倘”,“倘”在这里是如果的意思,指神仙如果有什么喜好或偏爱的话。第七句“神仙不喜欢”,三字点出神仙,表明作者自谦之意;“措”通“措”,处置,指神仙喜欢妥善安排自己的事务;“恶”通“措”,处置,指神仙厌恶不善安排自己的事务,也就是厌恶奸佞之臣。第八句“神仙喜欢善事”,与第六句相呼应,进一步表现了神仙喜欢善于处理自己事务的特点;“措”通“措”,处置,指神仙喜欢妥善安排自己的事务;“好”同上文的“好”,通假字,意为“假如”。“倘”通“倘”,“倘若”,如果,指神仙假设喜欢善治自己的事务。第九句“神仙不喜欢善事”,与第七句相呼应,再次强调神仙喜欢妥善安排自己的事务。“恶”通“措”,处置,指神仙厌恶不善安排自己的事务,也就是厌恶奸佞之臣。第十句“神仙喜欢善治自己的事务”,与第九句相对应,进一步印证了前文的结论。“好”通“倘”,如果,指神仙假设喜欢善治自己的事务。
这首诗用典较多,但运用得十分自然贴切,毫不牵强,可见诗人学识渊博,功底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