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烧烛短,雾淞暗河天。
带雨数声雁,鸣筝何处船。
岁时惊久客,哀乐感中年。
剩欲闻鸡舞,潇潇澈枕边。
德州夜雨
一、诗句解析与注释
- 夜阑烧烛短:描绘了深夜时分,点起的蜡烛显得格外短小,暗示夜晚的漫长和寂静。
- 雾淞暗河天:形容雾气笼罩下的河水,使得天空变得暗淡不清,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幽静的氛围。
- 带雨数声雁:描述了雨中偶尔传来几声雁鸣,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 鸣筝何处船:表达了作者对于远方船只上筝声的回忆,引发对过往经历的感慨。
- 岁时惊久客:指出在节日里,长期在外的游子往往会感到不安和惊讶,因为远离家乡。
- 哀乐感中年:反映了人在中年时期,面对生活的喜怒哀乐,往往有着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 剩欲闻鸡舞,潇潇澈枕边:尽管想要听鸡鸣唤醒新的一天,但潇潇的风声却渗透到枕边,让人难以入睡,反映了一种无奈和疲惫。
二、译文对比
原文:
《德州夜雨》
夜阑烧烛短,雾淞暗河天。
带雨数声雁,鸣筝何处船。
岁时惊久客,哀乐感中年。
剩欲闻鸡舞,潇潇澈枕边。译文:
在德州的夜晚,当夜幕降临,点燃的蜡烛显得格外微弱。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霜气,使得远处的河水看起来模糊不清。雨滴打在窗户上,偶尔传来几声大雁的叫声,它们似乎在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我不禁想起了远方的船只上的筝声,那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意识到岁月的流逝以及自己在外地的孤独。虽然我很想听到鸡鸣声来迎接新的一天,但是潇潇的风雨声却让我无法入眠。
三、赏析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在异地他乡的感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致、雨中的雁声、船上的筝声等元素,诗人传达了一种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意象,如“雾淞”(雾气凝结在树枝上形成的冰凌),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深度。最后,诗人以“潇潇澈枕边”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使整首诗达到了情感上的高潮。《德州夜雨》是一首富有韵味的诗作,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人们在异乡生活中的共通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