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骊歌别故关,天涯流落几时还。
鸿寻旧爪迷前渡,马踏寒声过远山。
白板小桥残照下,红墙萧寺暮云间。
飘零易触金闺恨,折损芙蓉镜里颜。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被贬谪岭南时,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首联“一曲骊歌别故关,天涯流落几时还”。诗人在离别之际唱起骊歌,那曲声悠扬地响彻了故乡的关塞,但自己却飘零到了遥远的异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返回家乡。

颔联“鸿寻旧爪迷前渡,马踏寒声过远山”。“鸿”指大雁,古人常用鸿雁传书寄托思念之情,而“寻”字写出大雁在秋高气爽的季节中寻找渡口的情景;“寒声”则写出马蹄踏雪过山涧的声音。两句合起来,写出了诗人在异乡他乡,孤寂凄苦的心境。

颈联“白板小桥残照下,红墙萧寺暮云间”。“白板”指的是白色的墙壁;“小桥”指石桥。这两句描写了一幅黄昏时分的图景:残阳如血,照射在一座白墙黑瓦的寺庙之上,而寺庙周围的小桥上,一只孤雁正在觅食。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诗人的孤独与凄凉。

尾联“飘零易触金闺恨,折损芙蓉镜里颜”。诗人在这里用了典故,金闺即皇宫,“芙蓉”代指美人,这里指自己的妻子。“芙蓉镜”是古代的一种梳妆用具,用玉做成圆形或半圆形的镜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因遭贬谪而漂泊在外,容易触景生愁,想起家中的妻子也一定在思念自己。“折损”一词写出了诗人对家人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