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骓一去里门空,子弟相随不复东。
作史到今尊本纪,争功何必据关中。
稽山碑失秦无颂,《垓下歌》成楚有风。
未许生擒归亦耻,项王毕竟是英雄。

诗句释义:

  • 项里:指项羽的故乡。
  • 乌骓一去:形容项羽离开故乡后,再无返回的可能。
  • 子弟相随不复东:表示项羽的部下跟随他一起离开了故乡,不再回到江东。
  • 作史到今尊本纪:表示历史记载中,项羽被尊称为“本纪”,即主要的历史记录。
  • 争功何必据关中:表示在争夺战功时,何必要依靠占据关中的有利地位。
  • 稽山碑失秦无颂:意味着在稽山的石碑上,没有了对秦始皇的歌颂。
  • 《垓下歌》成楚有风:表示在《垓下之歌》流传之后,楚国的文化和风气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 未许生擒归亦耻:表示即使不能生擒项羽,但只要能活着回来就已经是耻辱了。
  • 项王毕竟是英雄:最后一句总结性地指出,项羽虽然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但他仍然是一个英雄。

译文:

乌骓马一去不复返,项里的故乡空余门扉。
部下们追随我离开了家乡,再也不会回到江东。
历史记载中称我为“本纪”,争夺战功时何必要倚仗关中的地形?
稽山的石碑上失去了对秦始皇的歌颂,《垓下之歌》流传后楚国文化得到复兴。
没有允许我们活捉项羽回来,活着回来也是耻辱。
项羽毕竟是一位英雄,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赏析:

这首诗是对项羽生平事迹的一种概括和评价。诗人通过描绘项羽的离去、部下的追随、历史的记载、战争的得失等几个方面,展现了项羽的英勇和悲壮。诗中提到的”乌骓一去”、”项里的故乡”等意象,都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一种悲凉的气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项羽的肯定,认为他虽然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整首诗既有历史的回顾,又有对个体英雄的评价,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