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吏下马,挥鞭戟手。虎咆雷殷,儿啼妇走。老翁指墙,噤若无口。
土在身,木在首。

诗句释义:

  1. 筑墙谣 - 这是一个描述县吏在执行公务时的场面,可能是在筑墙或者其它公共工程中。
  2. 县吏下马 - 指县官放下官帽和马鞍,准备开始或继续他的工作。
  3. 挥鞭戟手 - 挥动马鞭并使用戟作为工具,这通常用于指挥或驱赶人群。
  4. 虎咆雷殷 - 用来形容县吏的威猛和严厉态度,好像一只咆哮的老虎和一声雷鸣,给人以震撼之感。
  5. 儿啼妇走 - 形容妇女和孩子因为害怕或不安而离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紧张状态。
  6. 老翁指墙 - 一个老人指着墙壁说话,可能是指斥某人的行为或提出批评。
  7. 噤若无口 - 形容老人说话时的声音低沉,几乎听不见,表现出一种压抑或不满的情绪。

译文:

县官放下马鞍,
手握长鞭如戟般挥舞。
如虎一般威严,声音震天响,
儿童啼哭、妇女逃跑。
老人指着城墙,低声抱怨,
仿佛声音消失不见。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古代官员(可能是县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的场景。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和强烈的情感表达,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紧张和压抑的气氛。”虎咆雷殷”和”儿啼妇走”等词汇的使用,增强了场景的真实感和紧迫感。老人的“噤若无口”形象地展现了他对不公正行为的不满与愤怒,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戏剧性和冲突性。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社会意味,展示了古代官场的复杂和人性的多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