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都资盗,方知信史难。
逃名宁得已,吞泪几曾干。
鼠殉终无觉,鸲跦且未安。
临筵愧先志,虽暑亦生寒。

【注释】

中元节过后我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忠孝都依靠盗贼,才知道信史多么艰难。逃避名节又怎能甘心,眼泪几滴未干。老鼠殉葬竟无人发觉,杜鹃鸟啼叫却令人不安。面对酒席感到自己羞愧,暑天也感到寒意。

【赏析】

此诗作于中元节后,时值南宋末年,作者因对现实不满而感叹世事之艰难。

首联“忠孝都资盗,方知信史难”,指出奸邪之徒的横行无道,才使人们深感忠孝之道难行。作者认为在奸邪当道的社会风气之下,忠诚和孝顺都变得可有可无了,因此,才会感叹历史记载的艰难。

颔联“逃名宁得已,吞泪几曾干”,表明了作者对于名利的态度。他认为如果能够逃避名声,那么即使流尽眼泪也是值得的。这里的“逃名”指的是为了保全自己,而不惜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吞泪”则是指为了掩饰内心的痛苦而强忍着不哭出声来。

颈联“鼠殉终无觉,鸲跦且未安”,则是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讽刺。他认为那些为权贵所宠爱的人,最终都不会得到善果,就像老鼠一样默默无闻地死去,而那些为权贵所厌恶的人,也不会得到好下场,就像小鸟一样被关进笼中,无法自由地飞翔。

尾联“临筵愧先志,虽暑亦生寒”,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他认为自己虽然身处宴会之中,却仍然感到羞愧,因为自己的志向与追求已经被时代的潮流所淹没。同时,他也意识到即使在炎热的夏天,自己的内心也会感到寒冷,这是因为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失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