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至休嫌屋打头,拮据夏屋等绸缪。
材从雪窖枯余得,土是龙堆劫后留。
岂有板升遗属国,何来蜗角峙蛮陬。
穷荒野处由来惯,瀚海应惊见蜃楼。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诗句解释:
- “军台土屋落成” - 描述了一座军用瞭望台的土制房屋竣工的消息。
- “客至休嫌屋打头” - 当客人来访时,不要嫌弃这座土屋显得简陋或者居高临下。
- “拮据夏屋等绸缪” - 虽然这是在夏天建造的房子,但考虑到未来的需要,要提前做好准备。
- “材从雪窖枯余得” - 建筑材料是从雪地中取来的枯萎木材,可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使用过。
- “土是龙堆劫后留” - 土地是历经劫难后的幸存者留下的。
- “岂有板升遗属国” - 难道会有来自古代板升国的遗留物吗?
- “何来蜗角峙蛮陬” - 怎么会有蜗角般的小角落出现在遥远的蛮族地区?
- “穷荒野处由来惯” - 这些荒野的地方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 “瀚海应惊见蜃楼” - 在辽阔的海域上,应该能够看到蜃景(即通过光的折射形成的海市蜃楼)。
接下来是译文:
军台的土房子建成了,
客人到来不嫌弃它简陋或居高。
材料是从寒冷的雪地中取出的枯余,
这片土地是经过劫难后的幸存之地。
难道会有来自古代板升国的遗留之物?
怎么会有蜗角般小角落出现在蛮族地区?
在荒凉的荒野之地已习以为常,
在广阔无垠的海洋上,应该能看到蜃楼。
关键词注释:
- 军台:指位于边疆的军事观察所。
- 土屋:这里指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屋。
- 拮据:形容条件艰苦,物资匮乏。
- 夏屋:夏季建造的房屋。
- 雪窖:冷而清静的地方,比喻贫瘠的土地。
- 龙堆:形容灾难后留下的废墟。
- 板升:古地名,这里可能是指古代某个国家或地区。
- 蜗角:蜗牛的触角,这里用来比喻微小之处或不重要的事物。
- 蛮陬: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 瀚海:广阔的大海。
- 蜃楼: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光线的折射造成海市蜃楼效果。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描述军台土屋的落成,展现了边防将士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对家国的深厚情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自然灾害和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向往。整体上,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国情怀的抒发,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