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沧江上,移舟泊海门。
清歌闲戍客,短笛隐渔村。
浪阔潮千顷,天空月一痕。
摇摇游子意,梦忆旧家园。

【注释】

沧江:指沧海。海门:即海州古名,今江苏灌云县南。清歌:清脆悦耳的歌声。闲戍客:驻守边疆的士兵。短笛:指吹奏的短笛曲。渔村:海边的小村庄。摇摇:形容波浪起伏的样子。游子:诗人自指,因在外地漂泊无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元至正五年(1345)冬,在海州时所写。当时,海州一带水旱灾害严重,诗人在海州城北的鹿耳门码头停泊,写下此诗以抒怀。

首联写诗人停泊时所见的江天景色:冷雨洒落在浩瀚的沧海上,诗人把船移入海州古城门——海门。“冷雨沧江上”是说细雨霏微地洒在苍茫的江面上,而海州地处海滨,自然更添凄清之感;“沧”字既写出了雨的寒冷,又点出了海水的颜色,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凄冷的基调。

颔联是诗人在海州时的所见所闻,表现的是一幅渔人生活的图画:驻守边疆的士兵唱着悠扬的歌儿悠然自在地在岸边漫步,远处渔民的短笛声隐约可闻,在寂静的海面上荡漾开。“闲戍客”与“短笛隐渔村”形成对照,前者表现了戍守者的悠闲,后者则描绘了渔人的辛勤。“闲”与“短”两词一映衬,便使戍边者与渔人的形象更加立体,也更具有生活气息。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海州的自然景观:辽阔的大海上,浪花飞溅,潮水涌起千顷碧波;空中明月如钩,只有一点银辉洒在水面上。两句诗分别描写了浪涛和月光,一实一虚,互为补充,形象生动地勾勒出海州的夜晚景色。“浪阔”与“月痕”相对应,突出了海州夜晚的空旷、寂寥。

尾联抒发了诗人在异地他乡的思乡之情:那摇摇曳曳的波浪仿佛是在诉说着游子的思绪,使人忆起自己遥远的家乡;诗人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久久不能忘怀。

这首诗是一首纪行诗,诗人在海州时所作。诗人从夜幕降临开始写起,先写了自己在海州城的所见所闻,再由景及情,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摹,也有对戍边士兵和渔民的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更有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将海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自己的思乡之情融为一体,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