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短鬓,独上越王台。
割据今已矣,英雄安在哉。
笳声边宇急,帆影海门开。
歌舞冈何处,寒鸦日去来。
【注释】:
登越王台:登上越王台。越王,指勾践。越王城在今浙江绍兴。台上可远眺江天。
短鬓:形容头发短,衰老的样子。
割据:占据一方,自立为君。
安:怎么,哪里。
笳声边宇急:指胡笳的吹奏声急促传来,表示边境形势严峻。
帆影海门开:指船只的帆影出现在海门之上,表示海上交通畅通无阻。
歌舞冈何处,寒鸦日去来:指歌舞山的所在已不可寻,而寒鸦却在太阳下来回飞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他早年曾因受排挤离开朝廷,后虽复官,但终因政治上的失意而退居乡里。诗人一生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对现实深表不满和愤懑,因此在他的诗中常常流露出这种情绪。《登越王台》就是一首典型的作品,它通过登台望远来抒发诗人的忧愤之情。全诗四句,每句七字,一气呵成,语言简练明快,意境阔大雄浑,气势跌宕起伏。开头两句“西风吹短鬓,独上越王台”写诗人年老体衰、独自登上越王台眺望。“短鬓”,指发短,这里也暗寓着年老的意思;“越王台”即越州城北楼。“越王台”,是春秋时勾践卧薪尝胆之地。这两句从侧面点出了诗人的身世和心境。第三联“割据今已矣,英雄安在哉?”是说如今天下分裂,没有统一的局势;而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都已不在了。这是全诗的关键之笔,也是全诗感情发展的重点。诗人在这里发出了深沉的慨叹:“英雄安在哉?”一个“安”字,道出了一个“乱离人”的心酸与无奈。最后两句“笳声边宇急,帆影海门开”,是说胡笳的悲鸣传遍边疆,海门的帆影映入眼帘。这里,诗人把视线由广阔的江天转向了眼前的大海,以景衬情,使感情更见激荡。“歌舞冈何处?寒鸦日去来。”这两句写诗人登上越王台后的所见所闻。“歌舞冈”,是越州城附近的一座小山。“寒鸦日去来。”是说乌鸦在日头底下飞来飞去,好像在向人们报告什么消息似的。诗人借“寒鸦”来表达自己心情的苦闷,同时也暗示出社会的动荡不安。
这首诗是杜甫后期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诗人通过对越王台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动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