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信黔西去,相随泛海云。
明知终欲别,只为惜难分。
老泪不空洒,此情倾向君。
桃花潭水意,岂独古人闻。

【注释】

卢舜:即唐卢元翰。徒:任。太守:郡守,地方长官。送余至天津:《水经注》载:“江水又东径潭阳县南,谓之潭水,俗名桃源水。”津是渡口的意思。留别:饯别的宴会。

【译文】

谁能相信我要去黔西呢?相依为命的我将要乘船泛海去。明知最终要分手,但为了舍不得你分开。老泪纵横地洒落,这份情意只向君王倾诉。桃花潭边的美景,难道仅仅是古人所传颂吗!

【赏析】

此诗首联写送别时的情景和诗人的心情。首句“谁信”二字表明诗人对此次分别十分意外,因为自己曾与友人约期同行,而这次却要独自离去,所以感到吃惊。次句“相随泛海云”写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与送别的人相依为命,共同乘船泛海而去。这两句一反常情,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依恋心情。

颔联写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即将分离时的难舍难分。“明知终欲别”,说明双方都知道这次离别是难免的。然而,尽管知道要分别,却又不得不分别,这种矛盾的心情使人倍觉惆怅。“只为惜难分”,既写出了双方不忍分离的复杂心情,也写出了彼此间难以割舍的深厚情谊。颈联写诗人在临别时的感慨和哀愁。“老泪不空洒”,说明诗人因悲伤而泪流满面。“此情倾向君”,表达了诗人将离别之情全部倾倒给送别的人的情感,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尾联写诗人对桃花潭水的感慨。诗人认为,桃花潭的美丽景色不仅只是古代文人所传颂的,而是值得后世永远传颂的。这一联既抒发了诗人离别的伤感,又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全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写诗人与送别的人的依依惜别、相互牵挂之情,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诗人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