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日晴风弄远晖,好山嘉树绿成围。
唤回僧梦蒲牢响,点破溪烟属玉飞。
麦陇近秋垂穗熟,鱼梁向晚得鲜归。
何人解作诛茅计,莫叹桃源客到稀。
平山道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平山道上的所见所感。首先,我们来逐句分析并给出关键词的注释。
- 暖日晴风弄远晖:暖日、晴风、远晖,描绘出一幅明媚温暖的景象,阳光和微风拂过,使得远处的景色更加明亮。
- 好山嘉树绿成围:好山、嘉树、绿成围,形容山峦苍翠,树木葱茏,形成一片绿色的屏障。这里的“好”字,表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嘉”字,则增添了一份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 唤回僧梦蒲牢响:唤醒了僧人的梦境,使蒲牢(一种乐器)响起,暗示着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亲近。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自然界的声音与人的内心情感相联系。
- 点破溪烟属玉飞:点破了溪边的烟雾,仿佛是玉片在空中飞舞,形容烟雾弥漫的景象。这里的“玉飞”二字,既形象又生动,将烟雾缥缈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 麦陇近秋垂穗熟:描述了临近秋天的麦田,成熟的麦穗低垂,颗粒饱满。这里的“秋”字,不仅指季节,更暗示了一种收获的喜悦。
- 鱼梁向晚得鲜归:鱼儿们傍晚回到鱼梁,意味着丰收的到来。这里的“鲜”,不仅指食物的新鲜,也象征着生活的富足和安宁。
- 何人解作诛茅计,莫叹桃源客到稀:询问是否有人懂得制作诛茅的工具,不要感叹桃源中的客人稀少。这里的“诛茅计”,指的是制作诛茅的工具,与前两句的自然景观相呼应,表现出诗人对于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接下来是译文:
暖日晴风轻拂远山,绿意盎然的山林环绕四周。唤醒了僧人梦中的蒲牢之声,仿佛玉石在空气中翩翩起舞。点破了溪边的烟雾,仿佛看到玉石在天空中飞舞。麦田里的秋穗已经熟透,鱼儿傍晚时分回到鱼梁。有谁能理解制作诛茅的技巧?不要叹息桃花源中的客人稀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平山道上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农耕生活的喜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暖日”、“晴风”、“蒲牢”、“玉石”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诗意。同时,诗人还关注到了农耕生活的细节,如麦穗的成熟和鱼儿的归来,这些都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此外,诗中的“诛茅计”一词,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农耕文化的思考,让人不禁思考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劳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