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昏如醉复如疑,药裹书签强自支。
但有暮愁微雨后,更无春梦落花时。
学仙争得长源骨,驱鬼空吟子美诗。
九十风光容易别,祇添双鬓白于丝。
【注释】:
昏昏如醉复如疑——春尽日,天色已晚,病中人浑浑噩噩。如醉,形容病困;又像有所怀疑,形容病中神志恍惚。
药裹书签强自支——药裹书签,即药箱中的药包和书签;强自支,勉强支撑身体。
但有暮愁微雨后——只有傍晚的忧愁,在微雨之后。
更无春梦落花时——再也没有春天的梦境,落花时节。
学仙争得长源骨——学仙的人争着获得像李白那样的“长源骨”(指诗才出众),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以诗才横溢闻名于世。
驱鬼空吟子美诗——驱赶恶鬼,却只能吟诵杜甫的诗篇。
九十风光容易别——九十岁的光阴很快就要告别了。
祇添双鬓白于丝——只有双鬓变白,比头发还要快。
【赏析】:
这首五律描写了诗人晚年病痛中的生活状态,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时光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
第一联“昏昏如醉复如疑,药裹书签强自支”。首句用拟人的手法,将“昏昏”比喻为“醉”,又比作“疑”,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病中神志不宁的状态。第二句则通过“药裹书签”这个细节,描绘出诗人在病中仍坚持读书写作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第二联“但有暮愁微雨后,更无春梦落花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暮年的无奈感受。暮年多愁,而落花时节更是令人感伤,诗人用“微雨后”和“落花时”这两个意象,既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情。
第三联“学仙争得长源骨,驱鬼空吟子美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人渴望能够学成仙道以求长生不老,但却只得到了像李白那样具有卓越诗才的长源骨(指诗人自己)。而驱赶鬼怪、吟诵唐诗等行为,却只是徒劳无功。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第四联“九十风光容易别,祇添双鬓白于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九十岁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美好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而双鬓白发的岁月也预示着生命的衰老和消逝。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病中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挣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和思索。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