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经营志未平,溶江半壁老空城。
曾无将相甘薪胆,但有门庭起斗争。
千古人伦存主仆,一时吾道见师生。
吕蒙后死无多日,枉与人间骂姓名。
残山剩水强支持,回首中原竟属谁。
锁钥无人诸将去,衣冠有主二陵知。
书生义尽平原日,丞相名成柴市时。
子自殉亲臣殉国,一门忠孝是吾师。
我们将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含义:
- “残山剩水强支持,回首中原竟属谁”
- 残山剩水:形容国土破败不堪的景象,暗喻国家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 强支持:表达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无奈和无力感,尽管环境艰苦,但仍要坚持抗争。
- 回首中原竟属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疑问,不知道谁能继承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期望。
- “锁钥无人诸将去,衣冠有主二陵知”
- 锁钥无人:比喻国家失去了掌握核心力量的领导,使得局势更加危急。
- 诸将去:暗示将领们都离开了,可能是指一些有能力但无忠诚之人。
- 衣冠有主:指朝廷中有真正有德之人在主持大局,为国家带来希望。
- 二陵知:可能指的是两个陵墓被尊为先祖的地方,象征着国家的根基。
- “书生义尽平原日,丞相名成柴市时”
- 平原日:指战争或斗争的日子,强调书生在战场上的英勇牺牲。
- 柴市时: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如某个人的名字因某些行为而闻名。
- “子自殉亲臣殉国,一门忠孝是吾师”
- 殉亲臣殉国:表明家族成员都以国家利益为重,愿意为国家献身。
- 忠孝是吾师: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忠诚和孝顺的敬佩,将这种精神视为学习的榜样。
- “平陂天理不容奸”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认为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应该坚持正义,不容邪恶存在。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陈瑚通过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忠诚和信仰的坚守。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