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之麓兴福寺,庭有双珠树。状为缨络抱佳趣,上有虬干干青云,下有垂条苍苍拂行路。
传闻植自齐梁间,龙山北涧诗未删。名贤新声更间起,野人对此怡心颜。
兹树笃生有妙理,左兮开花右结子。山鸟不敢巢其巅,猿猱鼷鼠不敢穴其里。
岂曰硕果宜留存,天地亦若为尔培灵根。或欲斩其根,披其枝,当风杂叠摧烧之。
树若有灵听我前致词,泰山山头千尺松,只今已受秦皇封。
斧斤柯石遍海内,尔树安得仍以不材终。君不见七星坛前七株桧,昭明手泽今何在。
又不见三峰数仞丹桂花,可怜劖削无萌芽。万物成毁固有数,生无挂碍死无怖。
尔住四高僧前千百年,闻吾此言当恍然。

破山之麓兴福寺,庭有双珠树。

【注释】:破山:即破山寺,位于江西省宜黄县,始建于唐初,名大雄宝殿,宋元以后屡经修建,规模宏大。寺内有“双珠树”,是一株千年古银杏。

【赏析】:这是描写寺庙和树木的诗句。

破山兴福寺位于江西宜黄,唐代创建,宋代以来多次重修扩建。该寺有“双珠树”一棵,据传为千年银杏树。

破山兴福寺,庭有双珠树。状为缨络抱佳趣,上有虬干干青云,下有垂条苍苍拂行路。

【注释】:缨络: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

【赏析】:这是对寺庙和树木的生动描绘。

这棵双珠树在寺庙庭院里,它的枝干如同系结的丝带一样缠绕着,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树上的枝叶繁茂,仿佛是在青云之上盘旋,而树下的枝条则长满了青苔,轻轻拂过行人的路。

传闻植自齐梁间,龙山北涧诗未删。名贤新声更间起,野人对此怡心颜。

【注释】:齐梁:指南北朝时期南齐与梁国,这里泛指南朝文化。

【赏析】:这是对寺庙和树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描写。

这棵双珠树据说是来自齐梁时期,当时龙山的北涧还保留着未被删改的诗篇。后来,又有名贤的新声不断涌现,使得这片野地更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对于这些野人来说,看到这棵树,心情就会变得愉悦起来。

兹树笃生有妙理,左兮开花右结子。

【注释】:兹树:指这棵树。笃生:深厚地生长。

【赏析】:这是对树木的生长规律和特点的描写。

这棵树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有着美妙的道理。它左边开花右边结果,这是一种独特的生长方式。

【注释】:此句中“此树”是指前文中提到的那棵双珠树。

【赏析】:这是对双珠树生长特点的描述。

【注释】:此句中的“尔”指你。

【赏析】:这是对树木生长特点的赞美。

【注释】:七株桧:即七星坛前的七棵桧树,相传是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所种。

【赏析】:这是对古松的赞美。

又不见三峰数仞丹桂花,可怜劖削无萌芽。

【赏析】:这是对丹桂的描绘。

万物成毁固有数,生无挂碍死无怖。

【赏析】:这是对生命轮回哲理的阐述。

尔住四高僧前千百年,闻吾此言当恍然。

【赏析】:这是对古松的赞美。

【注释】:四高僧:指四位高僧曾在此居住。

【赏析】:这是对古松的赞美。

【注释】:恍然:明白、醒悟的样子。

【赏析】:这是对古松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寺庙和树木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