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首接明月,苍茫何处村。
荒山争乱石,微径走中原。
天划青徐小,云归梁楚昏。
时平桴鼓息,烟火见彭门。

译文:

深夜骑马奔向彭城,

马头指向明月高悬的夜空。

眼前一片茫茫的村庄,

在何处?

荒芜山岭上乱石嶙峋,

一条小路通向中原大地。

青州、徐州的天边划过一道清辉,

云彩随着梁州、楚州的黄昏归去。

如今天下太平,战鼓不再响起,

彭城的烟火重新升起。

注释:

  • 夜赴彭城:夜晚前往彭城。
  • 马首接明月:马的头部对着明亮的月亮。
  • 苍茫何处村:迷茫中找不到一个村庄。
  • 荒山争乱石:荒芜的山岭上到处是乱石。
  • 微径走中原:沿着一条小道走向中原。
  • 天划青徐小:天空中划过青色的云彩。
  • 云归梁楚昏:云彩像梁州、楚国一样消失在黄昏之中。
  • 时平桴鼓息:天下太平,战鼓不再响起。
  • 烟火见彭门:彭城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行诗人到达彭城时所见所感的诗。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反映了诗人对家乡和国家和平的深切思念。

第一句“夜赴彭城”设定了时间和地点背景,表明这是一次夜间的行动。第二句“马首接明月”则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马匹抬头向着明月,象征着追求光明和希望。第三句“苍茫何处村”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终点的迷茫和不确定。第四句“荒山争乱石”则形象地描绘了道路两旁的自然环境,乱石遍布,显得荒凉而艰难。第五句“微径走中原”则透露出诗人想要探索和寻求真相的决心。第六句“天划青徐小”可能是指天空中出现了一些青色的云彩,暗示着某种变化或希望的到来。第七句“云归梁楚昏”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意境,将天空中的云彩与梁州、楚国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朦胧的黄昏景象。第八句“时平桴鼓息”则是对前文的一种总结,表达了战争结束、和平到来的喜悦心情。最后一句“烟火见彭门”则回归到了诗人的出发点,彭城恢复往日的烟火气息,象征着和平与繁荣的归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