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珂队里晓风凉,御苑荷花冉冉香。
阊阖开时移树影,帡幪高处隐朝阳。
小臣也许随班进,圣德何从拜手扬。
云日光华欣咫尺,此身岂独庆明良。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创作的。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押平水韵,属于律诗格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鸣珂队里晓风凉,御苑荷花冉冉香。”
- 鸣珂:指马铃声,常用来形容车马声或宫廷中的声响。
- 晓风凉:早晨的风凉爽宜人。
- 御苑:皇家园林,即圆明园。
- 荷花:荷花是夏天的象征,也常在宫廷中作为观赏之用。
第二句:“阊阖开时移树影,帡幪高处隐朝阳。”
- 阊阖:古代传说中天帝出行时所乘坐的车,此处代指皇宫的门。
- 开时:指天刚亮的时候。
- 帡幪(méng):覆盖,这里指荷叶。
- 高帡幪:形容荷叶茂盛,遮盖住太阳。
- 朝阳:初升的太阳。
第三句:“小臣也许随班进,圣德何从拜手扬。”
- 小臣:指地位较低的官员。
- 也许:表示不确定或随意。
- 进:前进,进入。
- 拜手扬:双手合十致敬。
- 圣德:皇帝的德行。
第四句:“云日光华欣咫尺,此身岂独庆明良。”
- 云光:形容云彩的美丽光辉。
- 日华:阳光的光辉。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非常近。
- 此身:指自己。
- 庆明良:庆祝美好的君臣关系。
赏析:这首诗以描绘夏日圆明园的景象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和谐而美好的宫廷生活场景。诗中运用了象征、比喻等手法,如“帡幪高处隐朝阳”用荷叶遮挡太阳来暗喻皇帝的权威与尊严;“云日光华欣咫尺”则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圣德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示了宫廷生活的繁华,又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切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