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妙笔制心裁,香案趋班跻上台。
文藻空山常照眼,肝肠劫火岂成灰。
枯桐入灶枉留尾,玄鹤升天不复胎。
抛我衰残徒吊影,八哀咏罢更添哀。
译文:
凌云妙笔匠心独运,香案前趋班跻登台。
文藻如山常照我眼,肝肠如火怎能灰。
枯桐入灶枉留尾巴,玄鹤升天不复胎。
抛我衰残徒吊影,八哀诗篇更添哀。
注释:
- 凌云妙笔: 意指高超的文笔或艺术才能。
- 香案趋班: 形容文人雅士在祭拜神灵或皇帝时恭敬的样子。
- 文藻: 文学才华或文采。
- 香案: 古代用于祭祀的桌子,这里指的是祭祀场所。
- 肝肠: 比喻内心的痛苦或情感。
- 劫火: 比喻灾难或不幸。
- 枯桐入灶: 比喻无用之物被弃用。
- 玄鹤升天: 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乘鹤升天的意象,常用来形容超凡脱俗。
- 八哀: 古代对死者哀悼的一种形式,这里泛指各种形式的哀悼。
- 吊影: 指独自悲伤,无依无靠。
- 八哀咏: 这里指创作了名为《八哀》的诗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王蔗芗深深的怀念和悲痛之情。诗中描述了朋友的才华、遭遇和自己的悼亡之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首句“凌云妙笔制心裁”,赞美了朋友的才情;第二句“香案趋班跻上台”,则表现了朋友地位的上升,但同时也暗示了其面临的危险和挑战;第三句“文藻空山常照眼”,以山水喻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的欣赏;第四句“肝肠劫火岂成灰”,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遭遇的同情和哀悼。最后一句“抛我衰残徒吊影”,抒发了诗人自己孤独无助的情绪。整首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是一首悼亡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