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户秋虫蛰过冬,发春来听佛庐钟。
阴晴天幻村前景,开谢花留雪后容。
欲共禽鱼参寂灭,漫凭药石养疏慵。
壑蛇冉冉谁能记,偃盖只看手植松。

【注释】元日:农历新年。华严精舍:即华严寺,在长安城东南。坏户:破败的门户。蛰:藏伏不动。发春来听:春天到来时来此听钟梵。阴晴天幻村前景:阴天和晴天,都变幻出村庄的远景。开谢花留雪后容:开放的花朵和凋谢的花,都是雪后的形态。欲共禽鱼参寂灭:想要同飞禽走兽一同去参悟佛理而归于寂灭。漫凭:随意。药石:佛教指禅定修行的方法,这里也指药物和炼丹等。壑蛇冉冉谁能记:壑(hè)里的蛇慢慢游过去,谁还认识它?偃盖:高耸的树木或建筑物。

【赏析】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的作品。诗人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幽深的寺院图,抒发了对佛理的追求。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耐人回味。

首句“坏户秋虫蛰过冬”,描绘了寺庙的大门已经破败不堪,而门前的秋虫却依然潜伏不动的生动形象。这既表现了寺庙的荒废,也暗示着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次句“发春来听佛庐钟”,则描绘了春天来临之时,诗人来到寺庙里,听到钟声的情景。这里的“发春”二字,既指春天的到来,又暗指诗人内心的觉醒和觉悟。而“佛庐钟”则是指寺庙中的钟声,它象征着佛法的庄严和神圣。通过这一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佛理的渴望和追求。

第三句“阴晴天幻村前景,开谢花留雪后容。”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边的自然景色。这里的“阴晴天幻”既形容了天气的变化无常,又暗指人生的种种境遇如梦如幻。而“发谢花留雪后容”则是指开放的花朵和凋谢的花都是雪后的形态,寓意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和世事的认识和感悟。

第四句“欲共禽鱼参寂灭,漫凭药石养疏慵。”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和修道的向往。这里的“欲共禽鱼参寂灭”是指诗人想要与飞禽走兽一同去参悟佛理而归于寂灭,体现了他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实践。而“漫凭药石养疏慵”则是指他想要借助药物和炼丹等方式来修身养性,摆脱世俗纷扰的心态。

最后一句“壑蛇冉冉谁能记,偃盖只看手植松。”则是诗人对自身修行的自勉与勉励。这里的“壑蛇冉冉谁能记”是指山中的蛇慢慢游走,人们已经忘记了它;而“偃盖只看手植松”则是指只有那些亲手种植松树的人才能真正懂得它的艰辛和价值。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修行的坚定信念和决心,以及对于自己的要求和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寺庙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追求佛理的修行者的形象。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修行的执着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