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梦此醉视穹苍,去雁冲寒别旧行。
忍见衣冠同一劫,得安耕钓即吾乡。
相知兰臭宁伤晚,未死葵心总向阳。
终就岩泉分勺饮,不须清浊问沧浪。

梦梦此醉视穹苍,去雁冲寒别旧行。

忍见衣冠同一劫,得安耕钓即吾乡。

相知兰臭宁伤晚,未死葵心总向阳。

终就岩泉分勺饮,不须清浊问沧浪。

【注释】:

劳韧叟卜居涞水赋诗留别次韵奉和:劳韧叟在这里卜居涞水,写下了一首诗作并留赠,诗人也写了一首诗来回应他,这是两首互相呼应的诗。

梦梦此醉视穹苍,去雁冲寒别旧行。

忍见衣冠同一劫,得安耕钓即吾乡。

相知兰臭宁伤晚,未死葵心总向阳。

终就岩泉分勺饮,不须清浊问沧浪。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全诗以“劳”“忍”“终”三个动词贯穿始终,表达了作者对劳韧叟卜居涞水的感佩、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人生坎坷与逆境中保持乐观心态的向往。

第一句“梦梦此醉视穹苍”,描绘出作者在劳韧叟卜居涞水之际,面对茫茫苍穹所发出的慨叹。这里,“梦梦”二字既表现了作者的恍惚迷离之感,又暗示了作者对于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紧接着,“去雁冲寒别旧行”一句,则进一步展现了劳韧叟卜居涞水后的生活状态。这里的“雁冲寒”象征着劳韧叟远离家乡,踏上新的征程;而“别旧行”则暗示了劳韧叟在告别故土时的悲壮心情。

第二句“忍见衣冠同一劫,得安耕钓即吾乡”,是诗人对于劳韧叟卜居涞水后生活境遇的感慨。这里的“忍见”二字,既表现了劳韧叟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又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担忧。而“得安耕钓即吾乡”一句,则传达出了劳韧叟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在这里,“耕钓”二字不仅代表了劳韧叟的生活方式,更象征着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四句“相知兰臭宁伤晚,未死葵心总向阳”。这两句诗则是诗人对于劳韧叟人格魅力的赞美之词。这里的“相知”二字,既表达了诗人与劳韧叟之间的深厚情谊,又揭示了他们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的关系。而“兰臭宁伤晚”一句,则寓意着劳韧叟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的品格却如兰花般清香四溢,即使到了晚年依然能够保持一颗纯洁之心。而“未死葵心总向阳”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劳韧叟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在这里,“葵心”指的是向日葵的心,它总是向着阳光生长,象征着劳韧叟对于光明和希望的坚定追求。

最后两句“终就岩泉分勺饮,不须清浊问沧浪”,则是诗人对于劳韧叟生活态度的赞赏之情。这里的“终就岩泉分勺饮”形象地描绘了劳韧叟在山水之间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景。而“不须清浊问沧浪”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劳韧叟生活哲学的认同。这里的“沧浪”指的是大海,它象征着无尽的知识和智慧。因此,劳韧叟不需要追问什么是清浊之分,只需在山水之间品味自然的真谛即可。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通过描写劳韧叟卜居涞水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于劳韧叟人格魅力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