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生魑魅耻争光,通介徐公不改常。
窗下羲皇能一卧,海滨邹鲁故吾乡。
梦争王室心宁死?
归袝先茔骨亦香。
未必明夷容演范,淹留人海漫佯狂。

【注释】

  1. 嵇生:指晋代的嵇康,因被司马氏陷害而自杀。魑魅:古代传说中能害人的鬼怪。耻争光:以不与邪恶争光为耻。通介:通达大度。徐公:即徐偃王,春秋时齐国国君。不改常:不变常态,即不受外界干扰。羲皇: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中上古帝王,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一卧:指安然入睡。海滨邹鲁:指孔子弟子曾参的故乡鲁国(今山东曲阜)。故吾乡:我的故乡。梦争王室心宁死:梦中争夺王位,内心平静到宁愿死去。
  2. 明夷:《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容演范:指有道德规范。淹留:滞留,停留。佯狂:假装疯子。
    【译文】
    我自惭形秽不愿与邪恶争辉,我通达大度像齐桓公一样。
    窗下可以安然入睡,如同羲皇一样;我回到家乡,就像回到了邹鲁。
    梦中争夺王位,内心平静到宁愿死去,我回到先人墓地,灵魂也得到安宁。
    未必我有道德规范,我滞留在人世间,假装疯狂。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诗人忧愤难平的诗。开头两句说,我不愿同邪恶之徒争光辉,通达大度的我,不会受外界干扰。“窗下羲皇”一句是说在窗下安然入梦可如伏羲氏和女娲氏那样安寝无忧。“海滨邹鲁”句是说归隐故乡,如同孔子弟子曾参的故乡鲁国一样。“梦争王室”一句是说自己虽身处朝廷之中,却一心想着如何摆脱朝廷的束缚。“归袝先茔”一句是说自己回到祖先的墓地,灵魂也可得到安宁了。
    中间三联是全诗的重点部分,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态度。“未必”二句是说,我虽然有道德规范,但因为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仍然滞留在人世之间,装疯卖傻,混迹于世俗之中。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全诗的警策之语,也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明了自己对于当时的政治局势的看法和态度。他既不想随波逐流地苟且偷生,也不想违背自己的人生理想去追求什么功名利禄。他宁愿像古人那样隐居山林,也不愿意去做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政客。这就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