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就僧㡡借贝多,醉呼田父饮亡何。
潮随峡月吟边上,云逐江风梦里过。
三宿巢痕如隔世,一家渔具漫同波。
涉春君更还朝去,谁凭池阑话种荷?
《山居杂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一组五言小诗,共有六首,每首都描绘了山林间的自然景象和生活情趣。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也反映了他隐逸的生活态度和高洁的人格魅力。下面是这首诗:
- 诗句原文:
闷就僧㡡借贝多,醉呼田父饮亡何。
潮随峡月吟边上,云逐江风梦里过。
三宿巢痕如隔世,一家渔具漫同波。
涉春君更还朝去,谁凭池阑话种荷?
- 译文:
心情郁闷时我向僧人借用贝多芬的音乐来缓解,喝醉了酒我会呼唤田夫一同畅饮。
潮水随着峡中的月亮在岸边轻轻吟唱,云朵追逐着江上的风飘荡进入我的梦中。
我家三晚的巢痕仿佛隔了一个世纪,一家人的渔具与江水一起漂浮。
春天来临您还要回到朝廷,有谁愿意靠在池塘边和我聊天种植荷花?
我们将对这些诗句进行赏析:
- 诗歌情感表达:
- 诗人通过借物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在“闷就僧㡡借贝多”中,诗人通过向僧人借音乐来缓解自己的沉闷情绪,显示了他对精神寄托的需求。
- “醉呼田父饮亡何”,则描绘了一种与自然亲近、忘却世俗烦恼的闲适生活,反映了诗人向往简单田园生活的情愫。
- 在整组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抒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得诗歌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美。
- 意象运用:
-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作为隐喻,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变化。例如,“潮随峡月吟边上”,将潮水的流动比作峡中的月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悠扬的意境。
- 通过“云逐江风梦里过”,诗人把自然界的云彩与梦境相联系,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气息。
- 文化内涵:
- 曹勋所处的宋末元初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他的诗歌反映了这一时期文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
- 《山居杂诗》中的许多诗句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意味,如“三宿巢痕如隔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审美特点:
- 曹勋的山水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善于捕捉自然景观的细节。
- 他的诗歌在形式上追求简洁明快,避免了繁琐的修辞,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 历史影响:
- 曹勋的《山居杂诗》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被后人传颂不衰。
-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诗歌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勋的《山居杂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些诗篇不仅是曹勋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文人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