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斋齿发缄斋佩,一宿留痕也北邙。
长记联吟僧榻夜,劫灰那更换灵光?
【注释】
可斋:指诗人的友人。齿:牙齿,这里指年岁。发:头发,这里指人的年岁。缄斋:缄封斋戒的衣物,这里借指斋戒期间所穿的衣服。佩:佩剑。一宿留痕也北邙:一夜过去,留下的只是墓地。北邙,古地名,即河南孟县北山,为埋葬死者之地。长记:长久地记住。联吟:同韵相和。劫灰:佛教语,比喻世事变化无常。灵光:佛家语,比喻佛性、智慧。
【赏析】
《听水斋杂忆》是一首悼念亡友兼抒写对人生无常感慨的七言绝句。全诗构思巧妙,寓意深远,既写对故友的追思怀念之情,又表达了作者对生死哲理的深刻理解。首句点明时间地点;二句回忆与故友共同生活的点滴;三句写在寺庙中与朋友夜谈;四句则表达自己对于生死的看法,认为世间一切都将改变。
诗的开头两句“可斋齿发缄斋佩,一宿留痕也北邙”以简洁的语言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原委,为后文的抒情做铺垫。其中“可斋”指的是我的好朋友张可斋,“齿发缄斋佩”是指他在斋戒期间,我陪他一同修行,一起诵经,一起打坐。而“留痕也北邙”则是说我们在修行过程中留下了痕迹——也就是我们的头发、牙齿都开始变白了,而我们也即将离开这个世界。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当时的情景,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哀伤和对未来的无奈。
作者转向回忆与朋友之间的美好时光,“长记联吟僧榻夜。”这句诗中的“长记”意味着作者对于那段日子记忆犹新,难以忘怀。“联吟”则是两人在一起吟诗作对的场景,而“僧榻夜”则是指他们常常在寺庙里过夜,相互陪伴着度过漫长的黑夜。这一部分展现了二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互相支持的精神风貌。
尽管作者与好友之间有过如此美好的回忆,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劫灰那更换灵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这里的“劫灰”指的是人世间的种种苦难和烦恼,“换灵光”则表示这些磨难终将被新的希望和光明取代。这一部分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死哲理的理解,也表达了他对于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无常和生死轮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生命和死亡的深刻理解。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