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龄赋望岳,绝顶老始淩。艰难得休暇,矧挈同心朋。
山云不成雨,为我祛炎蒸。循麓晞天门,疑无阶可升。
千盘万级上,更有最上层。所历柏松尽,岩岩但石棱。
登封迹犹是,人世自谷陵。若为叩真宰?八表来填膺。

【注释】

登岱:登上泰山。同伊仲平、徐梧生、榕生兄弟:与伊仲平、徐梧生、榕生等结为兄弟,一同游览泰山。十龄:十岁的时候。赋望岳:作诗《望岳》。绝顶:指泰山的极顶天柱峰。老始淩:到了老年才攀登到顶峰。艰难:指生活困难。休暇:闲暇的时间。矧挈同心朋:何况是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登山。山云不成雨:山中的云雾不能形成雨。祛炎蒸:驱除暑热。循麓:沿着山脚。晞:晒。天门:泰山的南天门。千盘万级:形容山路曲折。石棱:山峰险峭如刀刻斧削的山石棱角。登封迹犹是:登上泰山的痕迹依然存在。谷陵:即谷城,春秋时鲁国的邑名。叩真宰:问真命天子或真人。八表:八方,这里指四方。来填膺:前来填满我的胸怀。

【译文】

我十岁时候作过诗《望岳》,现在已到晚年才能到山顶。生活中遇到困难,难得有闲工夫,何况还有志趣相投的朋友与我一起登山呢?

山里的云雾并不能形成降雨,却能驱散我身上的暑热。我沿着山脚走,一边晒着太阳一边欣赏风景,怀疑是否真的能够登上山顶呢!

虽然有千条万级的山路,但最上层的最陡峭处还是一样的。经过千难万险,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奇形怪状的石棱。

虽然登上泰山的痕迹依然存在,但人在世上已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了。如果问我怎样才能得到真道,那么只有到四面八方去寻找了。

【赏析】

此篇作于乾隆四十年(1775),当时诗人已经六十五岁了。他一生坎坷,仕途不顺,屡遭挫折,因而对人生和命运产生了深深的感慨。他在诗中写道:“艰难得休暇,矧挈同心朋。”表达了自己与朋友共同游历名山胜景的喜悦之情。而“所历柏松尽,岩岩但石棱”,则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深深感叹。全诗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历程的深沉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