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德在雄厚,后山峭且幽。
得泉石华活,触石松枝蟉。
冠岩结精庐,盘磴承岑楼。
上有万古峡,滃然不断流。
云液可𤻲饥,岚光能养眸。
亭午不知暑,伏中疑已秋。
东转益胜绝,留之期后游。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岳岱雄伟厚实,后山峭壁幽深。
得泉石华活,触石松枝蟉。
冠岩结精庐,盘磴承岑楼。
上有万古峡,滃然不断流。
云液可𤻲饥,岚光能养眸。
亭午不知暑,伏中疑已秋。
东转益胜绝,留之期后游。

注释:

  • 登岱:登上泰山。同伊仲平:与伊仲平一起登泰山。徐梧生榕生: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伴的名字。
  • 岳德:泰山的德行。在雄厚:坚固、厚重。后山:泰山的北麓。峭:陡峭。且:而且。幽:幽静。
  • 得泉石华活:泉水清澈,石头上的苔藓生长得旺盛。触石松枝蟉:触摸石头和松树的枝条,感觉生机勃勃。
  • 冠岩:山顶的岩石。结精庐:建造简陋而舒适的房屋。盘磴:曲折盘旋的石阶。承岑楼:承接高峻的山峰。
  • 上:山的上部。有:存在。万古峡:漫长的峡谷。滃然:气势盛大的样子。不断流:流水源源不断。
  • 云液:云中的水汽。𤻲:滋润。饥:饥饿。岚光:山间的雾气和阳光。能养眸:能使人的眼睛感到舒适。
  • 亭午:中午时分。不知暑:不觉得热。伏中:伏天里。疑已秋:怀疑已经秋天了。
  • 东转:向东转动。益胜绝:更加绝妙。期:希望。后游:以后再来游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中使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语言,如“得泉石华活”、“触石松枝蟉”、“冠岩结精庐”等,将泰山的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诗歌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如“亭午不知暑”、“伏中疑已秋”等,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