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荒草冢高低,过客停车落照西。
枫叶向人红似血,当年多少杜鹃啼。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全诗以“古冢”为线索,通过对荒冢的描写,抒发了历史的沧桑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1)

“漫山荒草冢高低,过客停车落照西。”此句写古坟,由高到低,有层次感,也表现出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尊重。诗人站在荒草萋萋的古墓前,放眼望去,夕阳的余晖洒在苍茫的山野上,一片凄迷。“过客”二字表明诗人并非是专为凭吊而来,而是因其他事情临时来到此地,但面对荒冢,他不由得停下脚步,久久驻足。

(2)

“枫叶向人红似血”,此句用一“红”字,将枫叶的色泽比作“血”的颜色,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枫叶的鲜红之色,同时暗寓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悲伤之情。“向人”两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主观感受,而且从侧面烘托出了枫叶鲜红的色彩。

(3)

“当年多少杜鹃啼”,此句写杜鹃,杜鹃啼声悲切,哀婉动人;杜鹃声声催人泪下,让人心酸。诗人用“当年”二字,表明自己是在重访故地时听到这悲凉的啼叫声的。“多少”一词,表明诗人听到这声音的次数之多,时间之久,表达了诗人内心无尽的悲伤之情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寓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事代谢的感叹。

赏析:

这首咏史怀古诗,以“古冢”为线索。全诗四句,首二句描绘出一幅荒凉的古冢画面;后两句通过枫叶和杜鹃啼叫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伤感之情。

第一句中,“荒草”“冢高低”,点明荒冢的荒凉景象;“停车”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此处停留的时间之长;“落照”二字,既表现了诗人所处的季节是秋天,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是凄凉的。

第二句中,“枫叶”二字,点明诗人所处环境是秋天;“向人”“红似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了枫叶鲜红如血的景色;“当年”二字,表明诗人是在重访旧地时看到这幅景象的。

第三句中,“多少”一词,表明了诗人在此处听到杜鹃啼叫的次数之多;“啼”字则表明了杜鹃啼叫的声音之悲切;“当年”二字表明诗人在重访旧地时听到这些声音的次数之多。

第四句中,“杜鹃啼”,既是实景,又暗喻着历史人物的不幸遭遇;“多少”一词表明了历史人物遭受的苦难之多;“当年”二字表明诗人在重访旧地时听到这些声音的次数之多。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话,但却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得整首诗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优美的艺术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