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冠都傲骨,态肯乞谁怜。
一任贫悬罄,终羞贱执鞭。
绳长思系日,瓯缺转忧天。
雁户何时奠,萧条万井烟。

这首诗的作者是朱子磋,题目为《赠归自饶阳者》。诗中描述了一位儒者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心态。

首句“朱子磋明经归自饶阳,赋此赠之”,描述了诗人与饶阳归乡的儒者之间的互动。朱子磋以明经的身份回到故乡,而这位归乡的儒者则接受了他的馈赠,表达了对这位儒者的尊重和友谊。

二句“儒冠都傲骨,态肯乞谁怜”,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儒者的高傲和独立。他不愿向任何人低头或乞求怜悯,展现了他的自尊和自信。

三句“一任贫悬罄,终羞贱执鞭”,表达了这位儒者对于贫穷的态度。他宁愿贫困潦倒,也不愿意为了金钱而失去尊严,不愿在低贱的位置上工作。

四句“绳长思系日,瓯缺转忧天”,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这位儒者的忧虑和担忧。他担忧时间流逝,忧虑天下的局势。

五句“雁户何时奠,萧条万井烟”,描绘了他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他不知道何时能够安定下来,心中充满了寂寞和空虚。

赏析:整首诗通过对儒者的描写,展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心态。诗中的“儒冠”、“乞谁怜”、“贫悬罄”、“贱执鞭”、“绳长思系日”、“瓯缺转忧天”等词语,都生动地刻画了这位儒者的形象和内心世界。同时,诗中的“雁户何时奠,萧条万井烟”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展现了他的悲观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