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煞生花笔一枝,坡仙才调谪仙辞。
吴中行脚添游记,江右风流赖主持。
湖海论交高孰数,诗书结习傲难医。
笑余等是红尘客,浪迹天涯鬓欲丝。
诗一
注释: 生花笔:形容
羡煞生花笔一枝,坡仙才调谪仙辞。
吴中行脚添游记,江右风流赖主持。
湖海论交高孰数,诗书结习傲难医。
笑余等是红尘客,浪迹天涯鬓欲丝。
注释: 生花笔:形容
诗名:《癸丑浙闱奉调帘差因格于例,明经科未与考者凡五人出闱后,蒋颖生大令以闱中和中丞监临原韵七绝四首见示爰次韵感赋四首》 换骨曾闻说道家,能教银海老无花。 烧丹我乏神仙分,九转终惭火候差。 注释:这首诗的作者陆汝猷在诗中提到“换骨”,意味着他对于修行或学习的深入理解。他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钦佩,认为能够使银色的海域失去生机,就像人失去了青春一样。诗人自己对于炼丹术也感到无能为力
【注释】 “癸丑”:即万历三十七年(1609),当时蒋颖生大令在浙闱奉调帘差,因为例格,明经科考试没有参加的凡五人出闱后,蒋颖生大令以闱中和中丞监临原韵七绝四首见示。“因格于例”意思是因为按照惯例。“境想高寒月倍明”:想象着那高远冷清的地方,月光更显得明亮。“剧怜天上清虚府”,很可怜天宫里那个清闲寂寞的府第。“清虚府”,指月宫。“空署仙曹籍后名”,空挂着一个掌管神仙事务的官职,却无人能入其中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第一句:“愧说香分贡树来”,其中“愧说”意味着作者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并没有得到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接下来,“香分贡树来”指的是皇家的贡品,通常与皇室有关,而“来”字在这里可能是一个错别字,应该是“来”而不是“来”。因此,整句诗的意思应该是: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我没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而那些有机会参加考试的人却得到了贡品。 第二句是:“銮坡应诏待量才”
首先输出诗句: 鸿爪重寻十四年,云泥判隔竟无缘。 天梯咫尺终嫌远,未许霓裳会众仙。 接下来是译文: 十四年前,我重访了那片土地,但已物是人非。 我们之间的差距如同云泥一般,终究是无法跨越的鸿沟。 即使天梯就在咫尺之间,我也感到距离遥远,无法与你相聚。 我不愿让你穿着霓裳与我一起共赴仙境。 然后是注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奈。"十四年前,我重访了那片土地,但已物是人非
诗句: 鸾丝未拨已关情,始信无声胜有声。 译文: 鸾丝(指琵琶弦)还未拨动,就已经充满了深深的情感,我终于明白了,无声之处,胜过有声之处。 注释: 鸾丝:这里指的是琵琶弦。鸾是一种传说中的鸟,象征着高贵和美丽,因此“鸾丝”通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未拨:没有拨动。 已关情:已经充满了情感。 无声胜有声:意思是说,虽然没有声音,但比有声音更有感染力,更能触动人心。 赏析:
注释: 白杨衰草:形容荒凉的景象。 警新寒:提醒人们注意新的寒冷天气。 袖掩征衫尚一堪:衣袖遮住了出征时的衣衫,但仍觉得有点勉强。 到处留题泥爪印:到处留下了我的脚印和印记。 我刚北去雁刚南:我刚离开北方,大雁已经飞向南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沂州李家庄的壁上题写的,表达了他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白杨衰草警新寒”,描绘了一幅荒凉的画面,白杨树和衰败的草丛都预示着冬天的到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题壁》中的一句。全诗共四句,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车牵间关半月程,陆行迢递复山行。 - 这句诗描述的是作者乘坐马车,经过半个月的行程后,又开始了陆地上的长途旅行。 - “间关”意为“断断续续”,这里形容马车行进时的声响。 - “陆行迢递”意为“长途跋涉”,描绘了道路遥远、艰辛的状况。 - “山行”指的是在山上行走,可能是为了观赏风景或寻找目的地。 明朝喜泛清江棹
注释: 维扬:扬州,今属江苏。 箫声:笛声、横笛声,这里指吹奏的乐曲声。 差:不相似,不相像。 隋堤:隋炀帝时所修的御道,因隋炀帝而得名。 栖鸦:栖鸟停歇。 赏析: 首句写诗人在扬州停留期间,曾到过繁华的隋堤,并听到过美妙的箫声,现在却听来有些不同了。“昔繁华”三字,点明当年之盛况。“此日”,指今日,点明此时之冷落。“箫声”,既指箫音,也兼指吹箫之人;“听恐差”,意谓如今听来,箫声已大不如从前了
【注释】 ①宿迁:今属江苏。道中:在路途中。晓行:天将亮时出行。和:应和韵。 ②祝惕臣:作者的朋友,名不详。同年:同榜进士。 ③轮蹄:车轮与马足。铁:指车轮与马足上的铁质装饰物。 ④功名:功业与名声。两字:二字为“功名”。 【赏析】 《宿迁道中晓行和祝惕臣同年韵》是明代诗人高叔嗣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矛盾
注释: 一樽红友扫离愁,意思是与朋友一起饮酒以消解离别的忧愁。泰岱期登最上头,意味着在泰山之巅期待登上最高的山峰。归去吟囊重检点,表示回到家后,重新整理吟诗所用的袋子。记曾醉眼小齐州,意为曾经醉眼看过大半个齐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登山观景的诗。首句“一樽红友扫离愁”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一同饮酒的情景,用以消除离别时的忧伤和不舍。第二句“泰岱期登最上头”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旅人在旅途中因夜晚难以入眠而感到的苦恼,以及他对离别之情和相思之苦的深刻感受。 夜不成眠恼漏迟 -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无法入睡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导致的失眠。 披衣兀坐倚篷时 - 这句描述的是诗人起床后,孤独地坐着靠在船篷上的状态。这里的"兀坐"表示长时间地坐着,表现出诗人的寂寞和无助。 行踪到处同萍梗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解析】 这是一首伤春惜花之作,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易逝、美好事物无法长存的哀怨之情。全诗以“残红”为题,用“残红”二字概括了全诗的内容和感情,是诗歌的线索。第一段由“连朝春雨妒嫣红”一句起,写春天的雨天,雨水打湿了花瓣,使花儿更娇艳;第二句“催落飞英小苑中”,写春雨过后,花落满地,小苑显得凄清。第三句“流水有香怜着色”,是说春水滋润了花,也使花朵更加娇艳;第四句“夕阳成阵恨飞蓬”,写夕阳西下时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尘世频年苦乱离,几多良会误佳期。 玉绳河畔牵情夕,锦字机中织怨时。 不信风波天上稳,徒传环佩夜来迟。 人间乞巧终输巧,枉度金针五色丝。 逐句释义如下: 1. 尘世频年苦乱离,几多良会误佳期。 “尘世”指的是世间,指代人世间的生活;“频年”表示频繁的年份;“苦”,表达痛苦;“乱离”意味着混乱和分离;“几多”表示数量;“良会”指美好的时光或事件;“误佳期”即错过了美好的时刻
【注释】 芙蓉江: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孝廉:汉代以来,地方长官举荐贤良为官,称“孝廉”。孝廉是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是孝顺父母,廉是清廉不贪污。 京邸(bǐ):京城中的官邸,即指朝廷或官府。 悟夙缘:指与向缪两人有前世之因。 正喜连床同话旧,如何橐(tuó)砚又逃禅:正高兴时,你却要与我一同谈过去的事;你为什么要离开官场去学佛呢? 名经:佛教经典。 法曲:佛教音乐。 岑(cén)寂:寂静。 强
【注释】 战罢文坛:指战争已经结束,作者从军参战。文坛:原指文士聚集的地方,这里借指文坛。力尚遒:笔力遒劲。那经小病:指作者的病虽小但已深重。那,疑问词,哪。经,经受。迫:逼近。深秋:指深秋时节。未谙医术:不熟悉治病的方法。投剂:投药。恐累亲忧:恐怕会拖累亲人。说瘳:求得痊愈。青袍:青色的衣服,代指官服,这里指军装。熨贴:熨烫整齐。 【赏析】 这首五言诗写诗人因伤在身而无心作书
【注解】 燕:燕子 红襟相舞语呢喃:红色的燕子在飞舞,相互间说着悄悄话。红襟,指燕子的羽毛是红色的。 门巷频来径自谙:家门小巷频频地出现,它们自己知道如何找到主人。 故国乌衣休再问:故乡的乌衣巷不要再问了。 年来劫火遍江南:近年来战乱频繁,烧尽了江南的许多地方。劫火,指战乱。 【翻译】 红羽的燕子在飞翔着相互低语,我家的门户小巷频频前来,它们自己知道如何找到主人。我不再向你询问故乡的乌衣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