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寄傲乐盘桓,诗句难邀刮目看。
政治端宜师召杜,刑名奚必学申韩。
居官誓守于公训,执法思求隽母安。
世界变迁秋浪急,风声鹤唳我心寒。

这首诗是作者在六十岁的生日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句释义:

  1. 海滨寄傲乐盘桓:“海滨”可能指的是某个海边的地方,诗人在这里寄托了他的志向和情怀。“寄傲”意为寄托豪情,“乐盘桓”则表明诗人在此享受生活的快乐。
  2. 诗句难邀刮目看:“诗句”指诗歌,“刮目看”意为重新审视、看待,这里表达的是诗人的诗歌被更多人看到或认可的愿望。
  3. 政治端宜师召杜:“政治端宜”可能是指在政治上应该采取端正的态度,“师召杜”可能是指以杜甫为榜样。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4. 刑名奚必学申韩:“刑名”指刑法名称,“申韩”指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法家人物商鞅和韩非子。这里表示诗人对于严格执法的看法,认为法律的执行不应过于严厉。
  5. 居官誓守于公训:“居官”指担任官职,“于公训”可能是指遵循公正的教导。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职责的忠诚和对公正的坚持。
  6. 执法思求隽母安:“执法”指执行法律,“隽母安”可能是指母亲的安宁。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责任的承担,以及对家庭成员的关爱。
  7. 世界变迁秋浪急:“世界变迁”指世界的发展和变化,“秋浪急”可能是指秋天的波涛汹涌。这里表达了诗人面对世界的快速变化感到忧虑和不安。
  8. 风声鹤唳我心寒:“风声鹤唳”可能是指听到风声鹤叫就感到惊恐,这里比喻诗人感受到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我心寒”表达了诗人对此的担忧和恐惧。

译文:

在海边寄情自娱,享受生活的快乐;
难以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同,我的诗歌却能引人深思。
在政治上应当效仿杜甫,追求正直;
在法律执行上不必过于严苛,学习申不害和商鞅。
担任官职时坚守公正的原则和教诲;
在执法中寻求母亲和家人的安宁。
面对世界的快速变化,我感到忧虑和不安;
听到风声鹤叫就感到惊恐,我的心也变得冰冷。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他在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诗人在海滨寄情自娱,享受生活的快乐,但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希望通过诗歌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他在政治上效仿杜甫,追求正直,但在法律执行上又有所保留,体现了他对法律公正性的深刻思考。

在担任官职时,诗人坚守公正的原则和教诲,表现出他对职责的忠诚和对公正的坚持。在执法中,他追求母亲和家人的安宁,体现了他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和对家庭成员的关爱。

面对世界的快速变化,诗人感到忧虑和不安,他听到风声鹤叫声就感到惊恐,这表明了他对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和哲学思考,展示了他在晚年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