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湖水接禊湖滨,复此烟波作隐沦。
席帽仍为孤往客,莺花莫笑不归人。
管宁久坐常穿榻,郭泰微行自垫巾。
便拟天随桥畔住,药阑长傍鸭阑新。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原文:
汾湖水接禊湖滨,复此烟波作隐沦。
席帽仍为孤往客,莺花莫笑不归人。
管宁久坐常穿榻,郭泰微行自垫巾。
便拟天随桥畔住,药阑长傍鸭阑新。译文:
汾水与湖水相接,烟雾般的波澜让人感到深深的隐遁之情。
我仍然像往常一样独自旅行,不要嘲笑我不回家。
管宁喜欢长时间坐在椅子上,常常把垫子穿在脚下;郭泰行走时总带着垫巾。
我打算在天随桥旁边住下来,那里有新建的药阑,也紧挨着新的鸭阑。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初夏游历的小诗,诗人通过自己的视角展示了他所看到的景色和他内心的感受。首先,“汾湖水接禊湖滨”,诗人用“汾水”和“禊湖”两个地名,形象地描绘了湖泊之间的连接,使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感。接着,“复此烟波作隐沦”,这里的“隐沦”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接下来的三句,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其他人的言行举止,来表达他对自由、独立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诗人以“便拟天随桥畔住”作为结束,这里的“天随桥畔”象征着他心中的乌托邦——一个充满自由、宁静的地方。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