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嫌秾艳不宜秋,洗尽铅华一色幽。
露滴半阶无处觅,风来三径有香流。
当筵合配银为斝,插帽惊看雪满头。
白发他乡还对汝,重阳无限故园愁。
【注释】
白菊:指菊花。
似嫌:似乎觉得。
不宜:不适宜。
洗尽:洗净。
铅华:古代女子用以搽面的脂粉,这里指胭脂,也指美女。
露滴:露珠。
半阶:台阶一半处。
三径:三条小路。
合配:正好搭配。
银为斝(jiǎ):用银杯盛酒。
插帽:戴帽子。
惊看:惊讶地一看。
故园愁:故乡的思念之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写于诗人晚年客居他乡时重阳节赏菊之际。首二句赞美白菊的高洁,第三、四句描绘白菊的清雅飘逸,末二句抒发对故园的无限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清新,意境高远幽深。
“似嫌”以下四句,是说白菊虽然艳丽,但似乎觉得它不适宜在秋天开放,于是将它洗净,只留下一色幽香。这时,只见到白菊在露珠中闪耀,香气随着微风飘散。这两句既描写了白菊的形貌,又表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当筵”四句,诗人以白菊作陪酒器,更加增添了情趣。他戴上帽子,看到满头白发的自己,不禁大吃一惊。此时此景,更增加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白发他乡还对汝”,诗人感叹自己在异乡漂泊,已经白发苍苍,而故园中的亲人还在,自己却不能回去看望他们,内心十分难过。“重阳无限故园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
这首诗以白菊为题,实际上主要写了菊花,同时也写了白发、酒杯等意象,将菊花的高洁、清雅和自己的孤独、无奈巧妙地结合起来,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