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无诸国,高城控百蛮。
秋风螺女渡,落日越王山。
形胜一千里,溪流卅六湾。
探奇多古迹,萝径几跻攀。
【注释】
万古:极言其久远。螺女:螺山。越王山:位于今浙江绍兴境内,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所建。形胜:地势险要,形势优越。萝径:指山中小道。跻攀:攀登。
【赏析】
此诗为登览冶城(今江苏无锡市东南)之作。
首联写冶城地势之重要。“无诸国”指春秋时吴地,在今苏州、上海一带。“高城控百蛮”,指冶城地势险要,可以扼守百蛮之地。“高城”,指冶城地势高峻,城墙坚固。“控百蛮”,指可以控制周围的少数民族。“百蛮”即百越,泛指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颔联写秋日游冶城所见。“秋风螺女渡”,指秋季时,螺山脚下的江面上有渔船来往,渔民们乘着秋风,将渔网撒入江中。“落日越王山”,指夕阳西下时,越王山上的景色壮丽。越王山,又称越王峰,位于现浙江绍兴市西北约三十公里处,海拔约400米左右。
颈联写冶城周围自然风光之优美。“形胜一千里”,指冶城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周围有一千多里的山川。“溪流卅六湾”,指冶城周围有三十多条溪水汇入,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湖泊和海湾。
尾联写游冶城所见古迹甚多。“探奇多古迹”,指游览冶城时,发现了许多古代建筑和遗迹。“萝径几跻攀”,形容山中的小道十分曲折,几乎难以攀登。“萝径”,指山中小道两旁长满了藤萝,因此得名。
【译文】
自古以来,这里是没有国家的边远地区,高大的城池控制着百蛮之地。
秋天的风里,螺山脚下的江面上有渔船来往,夕阳西下时,越王山顶上的景色壮丽无比。
冶城的地形险要,方圆千里;山间溪流众多,共有三十六处港湾。
发现了许多古代建筑和遗迹,如萝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