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儒雅古来无,拜老临雍礼数殊。
稽古几人夸硕傅,横经此日有囚奴。
椒房宠尽阉官盛,太学才多国势孤。
一事可怜汉明帝,千秋遗患是浮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咏史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东京儒雅古来无,拜老临雍礼数殊。
稽古几人夸硕傅,横经此日有囚奴。
椒房宠尽阉官盛,太学才多国势孤。
一事可怜汉明帝,千秋遗患是浮图。
注释
- 东京儒雅古来无,拜老临雍礼数殊:指的是东汉时期,虽然有儒学的传承,但到了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的地位已经衰落,而当时的礼制也与古代有所不同。
- 稽古几人夸硕傅,横经此日有囚奴:这句话表达了对古代学者的赞美,同时也指出了当前社会的现状,即虽然有些学者在研究经典(稽古),但这些人中有很多是被囚禁的人(囚奴)。
- 椒房宠尽阉官盛,太学才多国势孤:这句话描述了宫廷中的宠臣被宦官排挤(椒房宠尽)的情况,同时暗示了太学(太学才多)虽然人才众多,但却是国家力量衰弱的象征(国势孤)。
- 一事可怜汉明帝,千秋遗患是浮图:最后一句提到了汉明帝,这是东汉时期的一个皇帝,他曾经信奉佛教,这被认为是他留下的遗憾(千秋遗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现实对比,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现状的感慨。通过对东汉末年儒学衰微、宦官专权的描写,以及对汉明帝信仰佛教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批评,诗人展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忧虑。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风气和个人命运的关注。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也展示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的敏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