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一纸达幽都,饿鬼如烟夹道呼。
试问灵軿来鬼母,车中曾载活人无?
注释:到达鹿津,观看水陆清醮普度。
招魂一纸到达幽都,饿鬼如烟夹道呼。
试问仙车来时,车上曾载活人没有?
招魂一纸达幽都,饿鬼如烟夹道呼。
试问灵軿来鬼母,车中曾载活人无?
注释:到达鹿津,观看水陆清醮普度。
招魂一纸到达幽都,饿鬼如烟夹道呼。
试问仙车来时,车上曾载活人没有?
在清末近现代初,陈肇兴的诗作《虞公庵》以其深邃的意境、丰富的历史内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该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1. 诗句解析: - 一卧东山寺,千年姓氏留:这里的“一卧东山寺”可能指的是陈肇兴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或地点选择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如东山寺中居住或修行,以此来寻找内心的宁静
【注】 榴花洞:在浙江绍兴东南山阴,有榴花洞。 苍苔:青绿色,指石上的苔藓。 山空:山野寂静。 尚:仍然。 曲水:曲折的流水。 东山:山名,在浙江省绍兴县南。 王谢:南朝时望族王、谢两大家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纪游诗,写诗人游览山阴(今绍兴)的石榴花洞口时的所感所见及所思。 “昔日逢仙处,苍苔满径斜。”此句为第一句,交代了诗人游览的地点和时间,即山阴道。“昔日”一词表明这是一次旧地重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元旦作》。这首诗以“元”字为韵,首句押韵。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感情真切,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状况。 译文: 早晨,雀鸟在庭院中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春风又吹过了一年。三十年后,我终于回到了家乡,但刚取得一点成就就感到惭愧。我举杯向母亲敬酒,烧香祝福太平。衣冠楚楚的人谁来向我道贺?门外响起了马铃的声音。 注释: 1. 啅雀噪前庭:啅雀,一种小鸟,叫声像啾啾喳喳。前庭,庭院
【注释】 万古:极言其久远。螺女:螺山。越王山:位于今浙江绍兴境内,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所建。形胜:地势险要,形势优越。萝径:指山中小道。跻攀:攀登。 【赏析】 此诗为登览冶城(今江苏无锡市东南)之作。 首联写冶城地势之重要。“无诸国”指春秋时吴地,在今苏州、上海一带。“高城控百蛮”,指冶城地势险要,可以扼守百蛮之地。“高城”,指冶城地势高峻,城墙坚固。“控百蛮”,指可以控制周围的少数民族
南法云寺 五代通文寺,于今迹尚存。 桑沧千佛古,风雨一灯昏。 地拓峰为壁,山盘石作门。 磨崖怀昔彦,苔藓蚀题痕。 【注释】: - 五代:指五代时期(907年-960年),是唐朝灭亡后由中原进入南方的十个朝代之一。 - 通文寺:可能是指位于南法云寺内的寺庙,也可能是指南法云寺的名称。 - 于今迹尚存:至今这里还保留着遗迹。 - 桑沧千佛古:指的是桑沧山上的千年佛像古老而庄严。 - 风雨一灯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如下: 碧海流千里,青山转万重。 一钩茅店月,半夜鼓山钟。 水落鱼龙静,天清霜露浓。 明朝有风便,放柁快相逢。 注释与赏析: - 第一句:“碧海流千里,青山转万重。”描述的是一幅壮阔的海景图。海水广阔无垠,流动着千里之遥;群山连绵不断,如同万层叠嶂。这里的“碧”和“流”描绘了大海的颜色和流动状态,而“千里”和“万重”则形容了大海的辽阔和山的层叠。 -
葫芦庐墩 市镇邱墟后,重来独怆神。 一花开破屋,五里半流民。 俗悍官依盗,村荒鬼弄人。 耕桑资令尹,救敝在还淳。 注释: 1. 葫芦庐墩:这是一座位于市郊的村落。 2. 市镇邱墟后:指的是村庄位于城镇市场之后的地带。 3. 重来独怆神:每次回来都感到一种深深的悲伤和不安。 4. 一花开破屋:比喻春天的到来打破了冬日的寒冷,同时也暗示了某种希望或新生。 5. 五里半流民:描述距离村庄五里远的地方
诗句解读: 1. 石壁镌诗遍,摩挲几度过。 - 注释:在岩石上刻满了诗,反复抚摸过多次。 - 赏析:描绘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珍惜,以及他在岩壁上刻诗的情景。 2. 闽山临海尽,古寺入唐多。 - 注释:闽山靠近海边,古寺遍布唐朝时期。 - 赏析:描述了闽山与大海的地理关系,以及古寺在历史背景下的存在。 3. 黑夜闻山鬼,苍松挂女萝。 - 注释:黑夜里听到山鬼的声音,苍松上有女萝缠绕。 -
【注释】 自南台江至水口:从南台县到水口。 其一:第一首。 乍过罗星塔,还看福斗山:刚刚经过罗星塔,又回头眺望福斗山。 舟穿千岭曲:船儿在曲折蜿蜒的山谷中穿行。 帆转一溪湾:船帆转向一条小溪转弯处。 夜火明渔浦:夜里渔船上的灯光照亮了渔浦。渔浦:水边的小洲。 人声出市阛(kuǎn):集市上人们的喧哗声响传到城外。 前头烟树里,已是万安关:前面有一片烟雾缭绕的树林,已经是万安关了。 【赏析】
《钮贰尹殉节诗》,作者不详。 【注释】: 1. 死亦寻常事:死亡是人生常态,没有什么稀奇的。 2. 如君浩气存:就像你浩然之气依然存在。 3. 但知危授命:只知道在危急时刻舍生取义。 4. 不向虏求恩:不向敌人乞求恩惠。 5. 篆卸忠尤盛:卸下印章表示忠诚更加显著。 6. 官卑节弥尊:官位卑微,但节操高尚。 7. 荒陬思德政:荒凉的地区思念良好的政治。 8. 涕泣遍山村:眼泪鼻涕流遍山村。
【注释】 1. 鹿津:即今河南省新乡市,古代名水。观:庙宇。清醮:指举行祭祀活动,祈求神鬼保佑。普度:泛指佛教的施食法会。 2. 开杀戒:指废除杀生戒律。礼金仙:指佛教徒在寺庙中供奉金身佛像以示尊敬。人自茹蔬:指佛教徒以素食为常。鬼逐膻:意为佛寺香客众多,鬼也争先恐后地来进香。 3. 鸡豚:比喻食物。怨西天:意为怨恨佛祖或佛门。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佛教僧侣和信徒的作品。 前两句写佛门中的僧人
【注】鹿津:即今河南省濮阳市,古称清河,是黄河入海的古口,为水陆交通要冲。 天花:佛教用语,梵语阿弥陀佛所散之花也,又名“妙法莲华”。 七宵:七日七天。 西僧:指西域的僧侣。 兰盆:一种盆状容器,多用于祭祀、祈福等。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宗教迷信活动的诗。首句起兴,点明题旨。第二句写道场活动盛极一时,第三句写道场活动耗费人力物力,使信男善女劳苦不堪。第四句写年年道场活动耗费人力物力,误了十方众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道教法会场景,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象征性的元素,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以及对宗教仪式的虔诚。 首句:“到鹿津观水陆清醮普度”,这里的“到”表示到达或参与,“鹿津观”指的是某个地名或场所,可能是一个道教圣地。“水陆”是指佛教中的水陆法会,这是一种为亡魂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清醮”则是指清净的道场或法会。“普度”表示广泛的救渡或救赎
【注释】 1. 到鹿津:去鹿津。鹿津为汉水入海口,今河南开封市东南。2. 观水陆清醮普度:举行水陆道场,为亡灵超度。3. 剪彩:剪制彩色纸。4. 裁绒:剪裁丝织品。5. 竖:竖着。6. 几竿:几支,几根。7. 大千:佛经所说世界数之一,这里指广大无边的世界。8. 会食:聚集进食。9. 集盂兰:聚集在盂兰盆前。盂兰是梵语“目莲”的音译,意译为倒悬或倒置。佛教传说中,目连以救母之苦心,修得神通
诗句解读: 1. 几树花开红玛瑙:描述的是树木上花朵的颜色和状态。"几树"表示有几棵,"花开"指的是花朵开放,"红玛瑙"则形容花朵色彩鲜艳如同红色的玛瑙宝石。 2. 数家人住绿珊瑚:这句诗描绘了居民的住所。"数家人"指代有几家人家,"绿珊瑚"通常指代坚固而美丽的住宅,用来形容房屋坚固且颜色如珊瑚般翠绿。 3. 枝头好鸟如相识:此句表达了鸟儿对人的熟悉感。"枝头"指的是树枝上
【注释】 读梁史:读《梁书》。梁,指南梁。金瓯何事自倾伤:意思是国家像金器一样盛满,为什么反而自行破裂损伤呢?倾,倾斜。伤,损伤。三舍:指古代的“五服”制度,是天子与诸侯之间的亲疏等级制度,以居中为正,依次向外递减。原来祸未禳:原本以为能够平息祸乱。天教老佛误萧梁:上天安排老和尚来错害了南梁。教,安排。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末诗人郑谷。此诗是作者因看到南梁灭亡后,梁武帝的儿子萧绎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