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迹山中已半年,贪凉频到竹林边。
绿阴满地日亭午,自枕松根企脚眠。
【注释】
消夏杂诗:指夏天的诗。消:消解,消除。杂诗:杂言诗,即不拘于格律的诗歌。
避迹:隐居。山中已半年:说诗人在山中隐居已经半年了。
贪凉:贪图凉爽。频:屡次、经常。到竹林边:到竹林中避暑。
绿阴:浓密的树荫。满地:到处都是。日亭午:中午时分。亭:遮蔽。午:正午,中午。
自枕松根企脚眠:自己枕着松树枝干躺下来睡。企脚眠:伸着脚躺着睡。
【赏析】
《消夏杂诗》共三首,此为第一首。这首诗写诗人在山中的隐居生活。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奇俊逸,有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遗风。
首句“避迹山中已半年”,点明隐居时间;次句“贪凉频到竹林边”,点出隐居的原因和目的:为了求得凉爽,而常去山中竹林避暑。这两句是总述,交代了诗人避迹山中的时间及原因。
“绿阴满地日亭午,自枕松根企脚眠。”前一句写景,后一句抒情。这两句写诗人在山中生活的一个片段:当太阳高照,炎热难耐时,诗人常常来到竹林中乘凉。他躺在松树的枝干上,伸着双腿,以足代枕,舒舒服服地酣然入睡。这里描写了一幅夏日山村的图景:竹荫下,阳光透过竹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点;松树上挂满了厚厚的绿叶,郁郁葱葱。诗人躺在松树下的枝干上,头枕松枝,身倚树干,四肢伸展,两足搁在松根之上,仰面朝天,安然熟睡。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避迹山中的生活片断,表现了他追求自然之美,远离尘世纷争的隐逸情怀,以及他那恬静怡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