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丝鲙斫正头乌,二八佳人捧玉壶。但乞郎如鱼有信,一年一度到东都。
注释:银丝鲙是切成细丝的鱼,色泽乌黑;二八佳人指的是年轻美丽的女子,她们捧着玉壶。但乞郎如鱼有信,一年一度到东都。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与一个男子之间的恋情。女子为男子制作银丝鲙作为礼物,希望他能够像鱼儿一样每年都能回到东都。诗中充满了浪漫和期待,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银丝鲙斫正头乌,二八佳人捧玉壶。但乞郎如鱼有信,一年一度到东都。
注释:银丝鲙是切成细丝的鱼,色泽乌黑;二八佳人指的是年轻美丽的女子,她们捧着玉壶。但乞郎如鱼有信,一年一度到东都。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与一个男子之间的恋情。女子为男子制作银丝鲙作为礼物,希望他能够像鱼儿一样每年都能回到东都。诗中充满了浪漫和期待,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在清末近现代初,陈肇兴的诗作《虞公庵》以其深邃的意境、丰富的历史内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该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1. 诗句解析: - 一卧东山寺,千年姓氏留:这里的“一卧东山寺”可能指的是陈肇兴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或地点选择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如东山寺中居住或修行,以此来寻找内心的宁静
【注】 榴花洞:在浙江绍兴东南山阴,有榴花洞。 苍苔:青绿色,指石上的苔藓。 山空:山野寂静。 尚:仍然。 曲水:曲折的流水。 东山:山名,在浙江省绍兴县南。 王谢:南朝时望族王、谢两大家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纪游诗,写诗人游览山阴(今绍兴)的石榴花洞口时的所感所见及所思。 “昔日逢仙处,苍苔满径斜。”此句为第一句,交代了诗人游览的地点和时间,即山阴道。“昔日”一词表明这是一次旧地重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元旦作》。这首诗以“元”字为韵,首句押韵。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感情真切,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状况。 译文: 早晨,雀鸟在庭院中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春风又吹过了一年。三十年后,我终于回到了家乡,但刚取得一点成就就感到惭愧。我举杯向母亲敬酒,烧香祝福太平。衣冠楚楚的人谁来向我道贺?门外响起了马铃的声音。 注释: 1. 啅雀噪前庭:啅雀,一种小鸟,叫声像啾啾喳喳。前庭,庭院
【注释】 万古:极言其久远。螺女:螺山。越王山:位于今浙江绍兴境内,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所建。形胜:地势险要,形势优越。萝径:指山中小道。跻攀:攀登。 【赏析】 此诗为登览冶城(今江苏无锡市东南)之作。 首联写冶城地势之重要。“无诸国”指春秋时吴地,在今苏州、上海一带。“高城控百蛮”,指冶城地势险要,可以扼守百蛮之地。“高城”,指冶城地势高峻,城墙坚固。“控百蛮”,指可以控制周围的少数民族
南法云寺 五代通文寺,于今迹尚存。 桑沧千佛古,风雨一灯昏。 地拓峰为壁,山盘石作门。 磨崖怀昔彦,苔藓蚀题痕。 【注释】: - 五代:指五代时期(907年-960年),是唐朝灭亡后由中原进入南方的十个朝代之一。 - 通文寺:可能是指位于南法云寺内的寺庙,也可能是指南法云寺的名称。 - 于今迹尚存:至今这里还保留着遗迹。 - 桑沧千佛古:指的是桑沧山上的千年佛像古老而庄严。 - 风雨一灯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如下: 碧海流千里,青山转万重。 一钩茅店月,半夜鼓山钟。 水落鱼龙静,天清霜露浓。 明朝有风便,放柁快相逢。 注释与赏析: - 第一句:“碧海流千里,青山转万重。”描述的是一幅壮阔的海景图。海水广阔无垠,流动着千里之遥;群山连绵不断,如同万层叠嶂。这里的“碧”和“流”描绘了大海的颜色和流动状态,而“千里”和“万重”则形容了大海的辽阔和山的层叠。 -
葫芦庐墩 市镇邱墟后,重来独怆神。 一花开破屋,五里半流民。 俗悍官依盗,村荒鬼弄人。 耕桑资令尹,救敝在还淳。 注释: 1. 葫芦庐墩:这是一座位于市郊的村落。 2. 市镇邱墟后:指的是村庄位于城镇市场之后的地带。 3. 重来独怆神:每次回来都感到一种深深的悲伤和不安。 4. 一花开破屋:比喻春天的到来打破了冬日的寒冷,同时也暗示了某种希望或新生。 5. 五里半流民:描述距离村庄五里远的地方
诗句解读: 1. 石壁镌诗遍,摩挲几度过。 - 注释:在岩石上刻满了诗,反复抚摸过多次。 - 赏析:描绘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珍惜,以及他在岩壁上刻诗的情景。 2. 闽山临海尽,古寺入唐多。 - 注释:闽山靠近海边,古寺遍布唐朝时期。 - 赏析:描述了闽山与大海的地理关系,以及古寺在历史背景下的存在。 3. 黑夜闻山鬼,苍松挂女萝。 - 注释:黑夜里听到山鬼的声音,苍松上有女萝缠绕。 -
【注释】 自南台江至水口:从南台县到水口。 其一:第一首。 乍过罗星塔,还看福斗山:刚刚经过罗星塔,又回头眺望福斗山。 舟穿千岭曲:船儿在曲折蜿蜒的山谷中穿行。 帆转一溪湾:船帆转向一条小溪转弯处。 夜火明渔浦:夜里渔船上的灯光照亮了渔浦。渔浦:水边的小洲。 人声出市阛(kuǎn):集市上人们的喧哗声响传到城外。 前头烟树里,已是万安关:前面有一片烟雾缭绕的树林,已经是万安关了。 【赏析】
《钮贰尹殉节诗》,作者不详。 【注释】: 1. 死亦寻常事:死亡是人生常态,没有什么稀奇的。 2. 如君浩气存:就像你浩然之气依然存在。 3. 但知危授命:只知道在危急时刻舍生取义。 4. 不向虏求恩:不向敌人乞求恩惠。 5. 篆卸忠尤盛:卸下印章表示忠诚更加显著。 6. 官卑节弥尊:官位卑微,但节操高尚。 7. 荒陬思德政:荒凉的地区思念良好的政治。 8. 涕泣遍山村:眼泪鼻涕流遍山村。
注释:在水仙宫外住着我们,往来的船只习惯在这里品茶。笑指你的身像钱树一样,好风吹到便开花。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水仙宫外的生活和景色的诗,通过描绘估船、郎身、风等元素,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生活美好愿景的向往
注释:一曲红绡不计钱,指在青楼中,人们只关心美貌女子,不计较钱财。青楼几处斗婵娟,指的是在青楼里,有很多美女在争艳斗丽。年来吃尽人间火,这里指的是女子们为了追求美和名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和生命。瘦骨轻松似剑仙,意思是她们的身材消瘦,却像剑客一样轻松自如。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妓女的生活状态。她们在青楼中争艳斗丽,但为了追求美和名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注释:新妆的几队女娃绾着双鸭髻,小车相互扶持半边脸遮住。她们像芙蓉才从水中露出水面一样美丽,一树绿叶保护着另一株荷花。 赏析:这首诗以竹枝词的形式描写了一群女子在雨中出游的情景。诗中“新妆”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她们精心打扮的样子。而“绾双鸦”,则生动地写出了她们绾起发髻的样子。接着,诗人又用“小盖相携半面遮”一句,形象地描绘出了她们乘坐的小车。最后,“绝似芙蓉才出水,一枝叶护一枝花”两句
注释: 1. 龙船:一种水上交通工具。 2. 四月:农历四月份。 3. 鼓鼕鼕:大鼓声咚咚,形容声音洪亮。 4. 锦缆:彩色的缆绳,用于系船。 5. 牙樯:船上的桅杆,也指船只。 6. 紫标:红色的旗帜或者标志,这里指的是船旗,因为古代船舶上常有红色的船头作为标志。 7. 浪花:波浪上的泡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景色的诗。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
赤嵌竹枝词,荷兰城外一声雷,锣鼓喧阗几处催。 侬向南鲲赛神去,郎从北港进香来。 注释:在荷兰城的城外,突然响起了一声雷鸣,锣鼓声震耳欲聋,四处都在催促着什么。我向南边的鲲鹏神去赛神,而你则随着北港的香客一同进入神庙进香祈福。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幅荷兰城热闹非凡、人潮涌动的节日盛况。诗人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现象和人文活动相结合的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赤嵌竹枝词 红毛楼下草昏昏,访古人争说北园。霸业销沉歌舞歇,空留初地在沙门。 注释: (1)红毛楼:明朝时荷兰人所建的一座楼。 (2)霸业:指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建立的政权。 赏析: 这首诗是郑成功的《赤嵌集》中的一首诗。诗中描写了荷兰人红毛楼附近的荒凉景象,以及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曾经繁华一时的北园已荒废无人问津,只剩下一片废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土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