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南归日,孤舟潞水边。
今年重到此,衰柳散疏烟。
燕市吾将老,苏台子自怜。
悠悠分两地,明月几回圆。

秋夜忆弟

去岁南归日,孤舟潞水边。

今年重到此,衰柳散疏烟。

燕市吾将老,苏台子自怜。

悠悠分两地,明月几回圆。

解析:

  1. 诗句释义
  • “去岁南归日,孤舟潞水边。” 描述了诗人去年南归时的孤独场景,站在潞水边(今属河南,古代河流名)的孤舟上。
  • “今年重到此,衰柳散疏烟。” 说明诗人今年再次回到此处(可能是故乡),看到曾经熟悉的景色,但已经物是人非。
  • “燕市吾将老,苏台子自怜。” 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环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燕市可能是指现在的北京一带,苏台指的是古时南京的秦淮河区域。
  • “悠悠分两地,明月几回圆。” 反映了诗人与弟弟分隔两地的遗憾,以及对家乡明月圆缺的感慨。
  1. 译文
    去年我返回北方,独自乘坐一只孤船在潞水边停留。今年我再次来到这里,只见到衰老的柳树飘散着烟雾。我现在居住在繁华的城市中,而我的兄弟还在遥远的北方。我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但是彼此却相隔遥远。看着明亮的月亮,我感到无比的孤独。

  2.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反映了他与家人分离的深切情感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的“孤舟”和“潞水”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凄凉而深远的画面,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生活环境,展现了战乱带来的生活变迁。此外,通过对明月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