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咏贫士,杜甫悲老病。作赋江文通,伤心别与恨。
得一已足哀,况乃四者并。嗟哉我两人,共此磨蝎命。
可怜兔毫秃,写愁不能竟。孟郊作苦语,岂是出天性。
境迫语则然,敢以工拙论。君心我能知,我歌君勿听,听之伤怀抱,徒然乱方寸。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通过描写朋友入京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分别的伤感之情。全诗四句一转,前二句是送别时的劝慰,三、四两句是写友人入京后可能面临的困难,五、六两句是说友人在京城中可能遇到的险境,七、八两句是写诗人对友人入京后可能遭遇的困难的担心及忧虑。整首诗构思巧妙,结构严谨。
题意:陶渊明曾咏贫士,杜甫有悲老病之叹(“陶潜”“杜甫”是古诗词中的典故),江淹作赋时有伤心离别之感。得到一个已很可悲了,更何况这四者(贫士、老病、别离、离别)都遇到了。可叹我俩同处困境,共同受着折磨。可怜我的笔毫已经秃了,写愁也写不尽。孟郊苦口劝慰,难道是天生的性情使然吗?处境迫促才说出这样的话,我不敢以文辞的工拙来论定。你的心意我知道,我唱歌你不听,听了伤怀抱,徒然扰乱方寸。赏析:此诗乃送别之作,诗人通过对朋友入京的情景的描写,表现了与朋友分别的感伤之情。全诗四句一转,第一二句是送别时的劝慰,第三、四两句是写友人入京后可能面临的困难,第五、六两句是说友人在京城中可能遇到的险境,第七、八两句是写诗人对友人入京后可能遭遇的困难的担心及忧虑。整首诗构思巧妙,结构严谨。
注释:
- 陶潜:指晋陶渊明。
- 杜甫:指唐代大诗人杜甫。
- 江淹:南朝梁陈间诗人。
- 穷愁潦倒:穷困忧愁。
- 磨蝎命:比喻厄运缠身。
- 兔毫:即兔毛笔,用以书写。
- 孟郊:唐代诗人。
- 天性:自然本性。
- 境迫语则然:指在逼仄的环境下说话就难免。
- 敢以工拙论:敢于用文词的工巧和拙劣来评论自己。
- 君心我能知:你的心意我知道。
- 我歌君勿听:我唱歌你就不要听了。
- 听之伤怀抱:听了会伤心。
- 徒然乱方寸:只会扰乱人的心意。
【答案】
这首诗为送别之作,诗人通过描写朋友入京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分别的伤感之情。全诗四句一转,前二句是送别时的劝慰,第三、四两句是写友人入京后可能面临的困难,五、六两句是说友人在京城中可能遇到的险境,七、八两句是写诗人对友人入京后可能遭遇的困难的担心及忧虑。整首诗构思巧妙,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