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咏贫士,杜甫悲老病。作赋江文通,伤心别与恨。
得一已足哀,况乃四者并。嗟哉我两人,共此磨蝎命。
可怜兔毫秃,写愁不能竟。孟郊作苦语,岂是出天性。
境迫语则然,敢以工拙论。君心我能知,我歌君勿听,听之伤怀抱,徒然乱方寸。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通过描写朋友入京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分别的伤感之情。全诗四句一转,前二句是送别时的劝慰,三、四两句是写友人入京后可能面临的困难,五、六两句是说友人在京城中可能遇到的险境,七、八两句是写诗人对友人入京后可能遭遇的困难的担心及忧虑。整首诗构思巧妙,结构严谨。

题意:陶渊明曾咏贫士,杜甫有悲老病之叹(“陶潜”“杜甫”是古诗词中的典故),江淹作赋时有伤心离别之感。得到一个已很可悲了,更何况这四者(贫士、老病、别离、离别)都遇到了。可叹我俩同处困境,共同受着折磨。可怜我的笔毫已经秃了,写愁也写不尽。孟郊苦口劝慰,难道是天生的性情使然吗?处境迫促才说出这样的话,我不敢以文辞的工拙来论定。你的心意我知道,我唱歌你不听,听了伤怀抱,徒然扰乱方寸。赏析:此诗乃送别之作,诗人通过对朋友入京的情景的描写,表现了与朋友分别的感伤之情。全诗四句一转,第一二句是送别时的劝慰,第三、四两句是写友人入京后可能面临的困难,第五、六两句是说友人在京城中可能遇到的险境,第七、八两句是写诗人对友人入京后可能遭遇的困难的担心及忧虑。整首诗构思巧妙,结构严谨。

注释:

  1. 陶潜:指晋陶渊明。
  2. 杜甫:指唐代大诗人杜甫。
  3. 江淹:南朝梁陈间诗人。
  4. 穷愁潦倒:穷困忧愁。
  5. 磨蝎命:比喻厄运缠身。
  6. 兔毫:即兔毛笔,用以书写。
  7. 孟郊:唐代诗人。
  8. 天性:自然本性。
  9. 境迫语则然:指在逼仄的环境下说话就难免。
  10. 敢以工拙论:敢于用文词的工巧和拙劣来评论自己。
  11. 君心我能知:你的心意我知道。
  12. 我歌君勿听:我唱歌你就不要听了。
  13. 听之伤怀抱:听了会伤心。
  14. 徒然乱方寸:只会扰乱人的心意。
    【答案】
    这首诗为送别之作,诗人通过描写朋友入京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分别的伤感之情。全诗四句一转,前二句是送别时的劝慰,第三、四两句是写友人入京后可能面临的困难,五、六两句是说友人在京城中可能遇到的险境,七、八两句是写诗人对友人入京后可能遭遇的困难的担心及忧虑。整首诗构思巧妙,结构严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