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刹凭游览,寻幽夜未归。
松阴枝拂盖,谷转石当扉。
卷幔天河入,开窗月露微。
梵音迎漏彻,旅梦觉酲违。
古树生秋色,层岚吐夜菲。
浑疑天路近,科坐白云衣。
宿鼓山寺
香刹凭游览,寻幽夜未归。
松阴枝拂盖,谷转石当扉。
卷幔天河入,开窗月露微。
梵音迎漏彻,旅梦觉酲违。
古树生秋色,层岚吐夜菲。
浑疑天路近,科坐白云衣。
译文:
在寺庙中游览后,夜晚还未回家。
松树的影子拂过寺庙的屋顶,山谷中岩石的门扉仿佛是一道门户。
拉开窗帘,银河映入眼帘,打开窗户,月光洒在脸上。
寺庙里的梵音如同漏壶的声音一般,清晰可闻,我的旅途之梦也醒来了。
古老树木上覆盖着秋天的颜色,层层山峰似乎在吐露出夜色中的芬芳。
好像可以看见天路就在脚下,我仿佛坐在一朵白云之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寺庙中的游历体验。首句“香刹凭游览”点明了寺庙的神圣和美丽,吸引了作者前去游览。第二句“寻幽夜未归”表达了作者在夜晚游玩至深夜仍不愿返回的情态,进一步展现了其对寺庙之美的喜爱。
接下来四句描述了寺庙内的景色和环境。“松阴枝拂盖,谷转石当扉”描绘了松树的阴影覆盖了寺庙的屋顶,山谷中的岩石仿佛是一扇门。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寺庙内部的宁静和神秘。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卷幔”和“开窗”两个动作,表现了作者与自然景象的互动,如“天河入”、“月露微”等意象,都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四句则将作者的内心感受与外在景物联系起来。“梵音迎漏彻”形容寺庙中的钟声仿佛穿透了时间,“旅梦觉酲违”则表达了虽然身处异地,但内心依然保持着清醒和平静。而“古树生秋色,层岚吐夜菲”更是将秋天和夜幕下的美丽景色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最后一句“浑疑天路近,科坐白云衣”则是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感受和想象。他仿佛已经站在了天路的入口,穿着白云编织的衣服,与天地融为一体。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表达了他对自由和超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