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胼劳百祟侵,真成衔木一精禽。
经筵自昔因人重,晚遇何期与恨深。
书札长缄千点泪,斗罍无复十分斟。
性刚太傅门生在,忍事全灰请剑心。
这首诗是诗人对梁文忠公遗诗的后记。梁文忠公即梁师成,他是宋徽宗时期的一位大臣,也是一位书画家。他的书法和画作在当时非常著名,被誉为“书坛之冠”。这首诗就是诗人在阅读了梁文忠公的诗歌后写下的。
第一联:“道路胼劳百祟侵,真成衔木一精禽。”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梁文忠公生前奔波劳碌、遭受各种困难和挫折的感受。”道路胼劳”形容他为了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四处奔走,历经艰辛。”百祟侵”则形容他面对的种种困难和挫折。”真成衔木一精禽”则是用比喻的手法,将梁文忠公比作一只勤劳的鸟儿,尽管遭受了许多苦难,但仍然坚持不懈地飞翔在天空中。
第二联:“经筵自昔因人重,晚遇何期与恨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梁文忠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的感慨。”经筵”是指古代朝廷中的讲学场所,这里用来象征梁文忠公的重要地位。”自昔因人重”意味着他在历史上受到人们的尊重和重视。但是,”晚遇何期与恨深”则表示他对梁文忠公晚年遭遇的无奈和遗憾。这一句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第三联:“书札长缄千点泪,斗罍无复十分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梁文忠公作品的感情和对其去世的哀痛。”书札长缄”意味着他对梁文忠公的作品充满了敬仰之情。”千点泪”则是对梁文忠公作品的情感投入的象征。”斗罍无复十分斟”则描绘了他悲痛欲绝的心情,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细致地品鉴和欣赏梁文忠公的作品。
第四联:“性刚太傅门生在,忍事全灰请剑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梁文忠公性格特点和处世哲学的理解。”性刚”体现了梁文忠公坚韧不拔的性格。”太傅门生”则表明他曾经是梁文忠公的门生,受到了他的教诲和影响。”忍事全灰请剑心”则暗示着他在面对困境时,仍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赏析:这首诗是对梁文忠公遗诗的深情缅怀和追忆。诗人通过对梁文忠公生平事迹的描绘,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历史地位。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己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梁文忠公作品的喜爱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