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负尽看花事,来趁残春亦可欷。
万紫千红浑意倦,一枝愁对柘黄衣。
旧京见黄芍药
二十年前,在京城看芍药花,如今回来赶上春末时节,也不免要感伤。
万紫千红浑意倦,一枝愁对柘黄衣。
满园的花儿已经开得很多很热闹了,但是自己却因为年事已高,看花的心情已经厌倦。只看到一枝黄芍药,就感到它那黄色的衣裳十分惹人怜惜。
廿年负尽看花事,来趁残春亦可欷。
万紫千红浑意倦,一枝愁对柘黄衣。
旧京见黄芍药
二十年前,在京城看芍药花,如今回来赶上春末时节,也不免要感伤。
万紫千红浑意倦,一枝愁对柘黄衣。
满园的花儿已经开得很多很热闹了,但是自己却因为年事已高,看花的心情已经厌倦。只看到一枝黄芍药,就感到它那黄色的衣裳十分惹人怜惜。
《小楼 其五》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小楼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居近青莲社,庄严百堵兴: - “居近青莲社”:住在靠近莲花社的地方。青莲社是古代佛教的一个修行场所,这里可能指的是与佛学有关的社区或寺庙。 - “庄严百堵兴”:因为接近佛教圣地,周围环境变得庄严而富有生机。 2. 闲踪忘拜佛,冷眼偶看僧: -
【注释】 小楼其二:诗题是《小楼》,第二首。龙侣:喻指志同道合的战友。回翔各有群:各自飞回原处,各有所依。腐儒:迂腐之儒。一死:指以身殉职。聊复壮吾军:聊且为军队增添壮气。择地身何洁:择地而居,身体何其洁净。滔天诉岂闻:滔天之冤何曾传到过陛下耳中?威凤见:威武之鸟出现。枭獍任纷纷:枭、鸱,两种猛禽,喻凶恶之人。纷纷:众多,形容人众多。 【赏析】 此篇写于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朱元璋攻下南京后的情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小楼》诗之一。全诗如下: 诗句释义: 1. "最忆江边寺,常应梦里游" —— 我最怀念的是江边的寺庙,常常在梦中去游历。 2. "再过僧渐老,独坐室如秋" —— 再次经过的时候,和尚们越来越老了,我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就像秋天一样。 3. "梵响仍如寂,松声去复留" —— 佛音仍然寂静,松涛声离去后又留下。 4. "百年尘土质,何日复归休" ——
【注释】 1.小楼: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此诗应是诗人在蜀中时所作。其八,指这首诗的第八句。 2.还容膝:形容居室狭小。还字有“还留”的意思。 3.时艰:国家多难,政治腐败。 4.负人:辜负他人。 5.佳客:指志同道合的人。佳客,美好之客。 6.亲:亲近。 7.未假:未曾借用。借指未能得到机会施展才华。 8.长污:长期被污染。 9.相柳:指晋傅咸的墓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小楼 其三 识字丛忧患,真言在简编。 见知无有尔,未济竟终焉。 齿豁空诸味,心枯泯众缘。 傥稍留四大,还欲补诸天。 译文: 我从小学习识字,但总被忧愁所困,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只能在简单的文字中体现。当我得到他人的赏识时,却总是无法长久维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牙齿变得不完整,失去了许多食物的味道。我的心也变得空洞,失去了众多的人生目标。但是,如果我能够稍微保留住自己的身体
【注释】: 小楼,即《小楼赋》的“小楼”。其一:指第一段。孤月仍圆夜,凭栏雨暂休:意思是说,虽然天空中一轮明月还是那么完整,但因为昨夜下过一场大雨,所以现在天还没有放晴。雨暂休:雨暂时停歇了。凭栏:靠在栏杆上。雨暂休:形容雨势小了些。车喧入雷部,屋小似神楼:意思是说,车辆喧闹声传入雷部,小楼虽小却像神仙居住的神楼一样。驱愁生事在,端不废吟讴:意思是说,消除忧愁的办法在于做官当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陆游,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号放翁。他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初年的政治动乱,他的爱国诗作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小楼 其七: 苌楚乐无知,人天岂两歧。 愿伸无鬼论,一断有情痴。 书润心苗后,茶甘舌本时。 些微足资老,归尽更何疑。 注释: 1. 小楼:可能是作者居住或创作的地方。其七:这是诗的序号,表明这是陆游的一首诗。 2. 苌楚
【注释】小楼:即《登科后》诗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忘经(zhòng),忘却了经书的学习。多眠损:睡多了损害了。道心:指修道之心。暂清尘漠漠,偏驻雨淫淫:暂时的清凉,只有这一片土地;偏有的雨水,又滋润了大地。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小楼中饮酒作乐、欣赏美景,并思念故人的情景。首句写诗人在小楼中忘却了经书的学习,沉醉于酒色之中。二句写自己睡多了,损害了修道之心
宿龙泉庵 月黑度云根,高寒不可扪。 全凝苍霭色,始觉夜山尊。 竹雨穿舆入,溪雷隔岭奔。 欲投僧寺宿,灯火辨松门。 注释: 1. 月黑度云根:夜晚的月光被乌云遮挡,无法看清云层的边缘。 2. 高寒不可扪:形容山势高峻,寒冷刺骨,难以攀登触摸。 3. 全凝苍霭色:整个山林都被笼罩在一片苍茫的雾气中,看不清景色。 4. 始觉夜山尊:在夜色中,才发现那些巍峨的山峰是如此崇高。 5. 竹雨穿舆入
《景文诚公挽诗·其二》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挽诗,由清末近现代初的陈曾寿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不尽相逢泪,遗馀到死丝。 描述了诗人与景文诚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难以割舍的情感。心寒温室话,情烛太行巇。 描绘了两人在政治理念上的巨大差异和冲突,如同在寒冷的温室中交谈,充满了痛苦和无奈。汲黯茶常挈,诚悬笔暂持。 体现了景文诚公虽身处逆境,却仍坚持原则,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通过这些诗句
【注释】 寄立之山:寄立,寄身,隐居。之,代词,指“寄立”。 凉纳五更(nè):凉爽的风和月亮。纳,接受。 蒲苇冥冥(míng míng):草木茂密幽暗的样子。 冥冥,阴暗不明。 月影微:月亮的光芒暗淡。 转过:绕过。 阴:山间隐蔽之处。 幽绝:非常寂静的地方。 乍添衣:突然加衣服。 【赏析】 诗是描写诗人在深山中避暑的情景。开头两句用比喻手法写景:“知君凉纳五更时”
【注释】 1. 虐雪:猛烈地吹刮着的风。 2. 饕(tāo)风:猛烈的风,也指狂风。 3. 那知:哪里知道。 4. 汗如浆:汗水像浆水一样。 5. 塞外寒林影:塞外严寒中的树木的影子。 6. 楼头:城楼上。 7. 淡:减弱。 8.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酷暑之中,冒着酷暑登山,并登上山顶欣赏风光,但山高风劲,又遇酷暑,诗人顿觉汗流浃背,热不可耐。 【译文】 烈日炎炎,山风呼啸,这是天然的道场
注释: 不欠鱼羹未拂衣,端平心事付谁知。 不缺鱼汤和食物,依然保持着清苦的生活;我的内心世界复杂,谁能知道呢? 瓮齑食籍同寒士,犹是希文画粥时。 我像贫困书生一样用瓮中的腌菜充饥,仍然过着贫苦的生活;这还是当年欧阳修为官时,每天吃粥的境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苏堪、苕雪等人夜晚饮酒作诗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他人的处境,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句“不欠鱼羹未拂衣”
【注释】 供花枝:指摆放在花瓶中的鲜花。湘帘:用细竹条编成的帘子,多用于窗户或门上。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的诗。诗的前两句写花瓶的作用和功能;后两句写花瓶的用途。 这首诗以物拟人,把花瓶拟人化了,赋予它人的感情和意识,写得生动活泼。“生来长是供花枝”一句写出花瓶的功用,即用来插花,使鲜花保持鲜艳,这一句也暗含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净几添泉好护持”一句写出花瓶的功能,即用来装饰居室
丁丑年三月来到旧京,与立之伯夔君任羹梅及心畬叔明两王孙相聚,常常到夜很深才散去。心畬园中花儿正开,因此写首诗来纪念。 十分春色在鸾枝,老去逢迎恰未宜。 惟有墙阴一株雪,疏疏淡冶最相思。 注释: 十分春色在鸾枝,老去逢迎恰未宜。 十分:十分的春色。鸾枝:凤鸾枝头。这句是说春光明媚,十分美好。 惟有墙阴一株雪,疏疏淡冶最相思。 只有墙角的一株雪梅,疏疏落落,颜色淡雅,最令人思念。 赏析:
【注释】 立之:即丁丑三月至旧京时与王立之(字伯夔,号心畬)相会。伯夔,名任羹梅,字心畬。叔明:指王叔明。王氏兄弟均以诗著称。天人:语出《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后多用以形容人的品格高尚。 【赏析】 此为酬和之作,其内容主要在赞颂王家诸子。首联写王立之、叔明的才华出众。颔联赞美他们不借助外界力量,自成一格。颈联则赞他们的人品高洁如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