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寒气逾爽,逸兴当秋阑。
轻车赴晚道,影堕苍茫间。
当年亭馆地,今日斜阳宽。
灵宫访秋菊,落叶空池坛。
回步过萧寺,着履苍苔干。
长松抗高阁,杂卉迤修栏。
龙蛇动四壁,赞赏生微叹。
文字为小技,今成空谷兰。
历历钟梵音,诸天度凰鸾。
地清坐忘暝,茶歇神初完。
妙境如追逋,眩瞥迹已残。
归车就市饮,嘈切千指弹。
一心造喧寂,同境殊悲欢。
百年非可知,放怀寻所安。
秋日同李伯虞左笏卿周沈观丈访菊太清观不得遂至龙泉寺归过酒楼小饮周丈有诗次韵
【注释】:
- 节寒气逾爽,逸兴当秋阑:节令寒冷,天气清爽,我满怀兴致地来到太清观寻访菊花。
- 轻车赴晚道,影堕苍茫间:骑着轻快的马车,沿着傍晚的山路行走,身影倒映在茫茫的山间。
- 当年亭馆地,今日斜阳宽:当年是亭台楼阁的地方,如今却只有斜阳的余晖。
- 灵宫访秋菊,落叶空池坛:去灵宫访求秋天盛开的菊花,只见一片空荡荡的水池边。
- 回步过萧寺,着履苍苔干:返回时路过萧寺,脚下踩着干燥的青苔。
- 长松抗高阁,杂卉迤修栏:长长的松树挺拔,高耸的阁楼旁,各种野草丛生,蜿蜒曲折地伸向栏杆边。
- 龙蛇动四壁,赞赏生微叹:仿佛龙蛇般蜿蜒曲折的墙壁上,流露出赞赏之情,同时让人产生轻微的叹息。
- 文字为小技,今成空谷兰:文字不过是雕虫小技,如今却成了空谷中的兰花。
- 历历钟梵音,诸天度凰鸾:清晰的钟声和梵呗的声音此起彼伏,好像神仙们在空中翩翩起舞。
- 地清坐忘暝,茶歇神初完:大地清净,心灵宁静到了忘却时间的地步,茶歇之时,精神也得到了完全的放松。
- 妙境如追逋,眩瞥迹已残:美妙的境界犹如追逐逃遁之物,瞬息之间,一切踪迹都已消失。
- 归车就市饮,嘈切千指弹:回到车上,便到市场上喝酒,热闹喧嚣之声如同千万只手指弹琴弹奏。
- 一心造喧寂,同境殊悲欢:心中想要创造一种喧闹与寂静共存的境界,然而身处同一境界的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
- 百年非可知,放怀寻所安:人生百年,世事难料,不如放下心中的执念,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安宁之所。
【赏析】:
《秋日同李伯虞左笏卿周沈观丈访菊太清观不得遂至龙泉寺归过酒楼小饮周丈有诗次韵》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秋日游览的过程中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首联“节寒气逾爽,逸兴当秋阑”两句,通过描写秋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激动。诗人感受到秋日的凉爽,感受到了秋风带来的清新,因此他满怀激情地来到了太清观寻找秋天盛开的菊花。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轻车赴晚道,影堕苍茫间”两句,诗人骑着轻便的车辆沿着傍晚的山路行走,身影在茫茫的山间投下了长长的影子。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颈联“当年亭馆地,今日斜阳宽”两句,诗人回忆起过去曾经是亭台楼阁的地方,如今却只剩下了斜阳的影子。这里的“当年”和“今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惜。
尾联“回步过萧寺,着履苍苔干”两句,诗人返回时路过萧寺,脚下踩着干燥的青苔。这里的“回步”和“着履”形象地描述了诗人行走的场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美丽的风景诗,更是一部富有哲理的人生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