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诚浩博,为益视所受。
达者游高明,昧者拾秕垢。
世人所营营,不出名利薮。
有用反为累,自缚等枷扭。
虚斋静者徒,文史列左右。
寄情在物外,与世异趋走。
耽画虽性癖,徒艺轻时手。
所重士夫气,韵胜传不朽。
谓读无用书,心得益深厚。
如宅有林泉,如壁有户牖。
老氏示微言,当无用乃有。

这首诗是陆虚斋为他的读无用书斋题的,表达了他对于读书的看法和态度。以下是对诗句的翻译和赏析:

1.诗书诚浩博,为益视所受。

译文:诗书真是浩瀚无边,对我们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好处。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诗书的重要性,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我们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诗书的浩瀚无边,就像大海一样深邃广阔,能够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敏锐。

2.达者游高明,昧者拾秕垢。

译文:明智的人游刃有余,而愚昧的人则只能做一些琐碎的事情。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不同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能力的差异。明智的人能够游刃有余,处理各种事务,而愚昧的人则只能做一些琐碎、微不足道的事情。这反映了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3.世人所营营,不出名利薮。

译文:人们总是在追逐名利,但最终却无法摆脱名利的束缚。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人类生活的一个普遍现象,即人们往往被名利所迷惑,无法摆脱其带来的困扰和束缚。这句话也提醒我们要警惕名利的追求,不要为了名利而失去了自己的真我。

4.有用反为累,自缚等枷扭。

译文:有用的东西反而成为负担,自己被束缚得像枷锁一样。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于功利的追求的反思。有时候,我们追求的东西并不一定对我们有益,反而可能成为一种负担和束缚。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盲目追求那些看似有用但却有害的东西。

5.虚斋静者徒,文史列左右。

译文:虚斋中的学者都是清静无为的人,他们在文史方面有很深的研究。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一个文人学士的形象,他们都是清静无为的人,专注于文史研究。这样的学者往往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通过阅读和研究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见识。

6.寄情在物外,与世异趋走。

译文:我把情感寄托在万物之外,我与世俗不同步,追求不同的人生道路。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和独立精神。诗人选择了远离尘嚣、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与世俗不同步,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生。这样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7.耽画虽性癖,徒艺轻时手。

译文:虽然我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我更注重的是艺术的内涵和价值,而不是表面的技艺和技巧。

赏析: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对于艺术的本质的理解。他认为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内涵和价值。因此,他强调了对于艺术的内在价值的尊重和追求。

8.所重士夫气,韵胜传不朽。

译文:我所追求的是一种士大夫的气质,这种气质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流传千古。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他认为真正的文人应该具有一种超越世俗的气质,这种气质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和空间的阻隔,成为千古流传的文化瑰宝。

9.谓读无用书,心得益深厚。

译文:我认为读一些看似无用的书会让我受益匪浅。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读书的深远意义。读书不仅能够增长知识、提高素养,还能够培养人的情操、陶冶性情、提升境界。因此,即使某些书籍看起来没有直接的用处,但它们仍然值得我们去阅读和品味。

10.如宅有林泉,如壁有户牖。

译文:如果家里有庭院、池塘或者山石,那么居住其中就仿佛有林泉环绕;如果有窗户可以欣赏外面的景色,那么就仿佛有户牖相通。

赏析:这句话比喻了书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好感受。书籍如同家中的庭院、池塘、山石或窗户,为我们提供了宁静、舒适的环境,让我们能够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书籍也能够帮助我们看到外面的风景,拓展我们的视野和思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