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边城景物凄,三更斜月早闻鸡。
光连古戍摇河影,寒逐清霜入马蹄。
龙虎台高秋色迥,军都山晓曙云齐。
天公有意怜行役,雨洗征尘路不迷。

诗句解释

1 “谁道边城景物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边城景色的感慨,用反问的方式强调了边城的美景。这里的“凄”字突出了景色的凄凉之美。

  1. “三更斜月早闻鸡”:描述了深夜时分,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鸡叫声,这反映了边城在夜晚的生活状态。
  2. “光连古戍摇河影”:通过“光连”描绘了月光照射下,古戍(古代边防堡垒)的影子摇曳生姿的景象,展现了边城夜晚的宁静美丽。
  3. “寒逐清霜入马蹄”:描述了清晨霜气带来的寒冷,以及这种天气给马带来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致观察。
  4. “龙虎台高秋色迥”:提到了龙虎台的高耸,秋季景色显得尤为开阔、壮观,强调了秋天的辽阔和壮丽。
  5. “军都山晓曙云齐”:描绘了军都山在清晨时分,云雾缭绕的景象,传达了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
  6. “天公有意怜行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同时暗示了天公(上天或自然)对旅行者的关怀,有一种被爱护的感觉。
  7. “雨洗征尘路不迷”:最后两句总结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感受,即使经过了长途跋涉,但因为自然的恩惠和美丽的风景而感到心旷神怡,没有迷失方向。

译文

谁料想边关之景如此凄凉?三更时斜月已照,我早早听见了鸡啼声。月光映照着古老的边关,仿佛河水轻轻摇曳;清晨霜气渐浓,寒风中马蹄声声。龙虎台上视野开阔,秋风中山峰如画;清晨的雾气让一切变得清晰可见。天公似乎在同情我们的艰辛,让我们在旅途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雨水洗涤着尘土,我们的道路依然明亮。

赏析

本首诗歌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与旅人情感相结合的抒情诗。作者通过对边关夜景、清晨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边城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美的深刻体会。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将边关的冷寂与壮丽、旅者的孤独与坚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示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上的慰藉和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