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开口话伊周,壮志空存老未酬。
吾道尊非因及第,人师贵岂让封侯。
于今绛帐稀黄发,自古青毡重白头。
边地莫嫌官署冷,饱餐苜蓿又何求。

诗句释义

1 少年开口话伊周: 伊、周指的是古代的贤人,如孔子和周公。这里的“话”可能意味着表达或谈论的意思。

  1. 壮志空存老未酬: 表达了虽然有雄心壮志,但未能实现或实现的机会尚未到来。
  2. 吾道尊非因及第: “吾道”指的是个人的信仰或哲学,这里强调的是其重要性并非由于考试或科举等成就。
  3. 人师贵岂让封侯: “人师”在这里指代教师或学者,强调了教师的价值不应该被局限于功名利禄。
  4. 于今绛帐稀黄发: 绛帐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学府,黄发表示年纪较大的老人。这里的“稀”意味着稀少。
  5. 自古青毡重白头: 青毡通常指的是学者或官员的帽子,白头则指年纪大的人。这句话可能是在说自古以来,学者或官员因其学问而受到尊敬,即使年岁已高。
  6. 边地莫嫌官署冷: 边地可能指的是边疆地区,官署是政府的机构。这里的“莫嫌”表示不要嫌弃,暗示尽管条件艰苦,但应坚守岗位。
  7. 饱餐苜蓿又何求: 苜蓿是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制作饲料。这里可能意味着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应满足于基本的生活保障。

译文

年轻时便立志要做圣贤,但壮志未酬身先老。
我的道理崇高,并非因为中进士;人的老师尊贵,并不因为能封侯。
如今绛帐之学者寥寥,皆因老者居多。自古以来,学者因学识受敬仰,不问年龄。
身处边地,不必嫌弃官署寒冷,只要心中无怨无悔即可。
吃饱饭也无需多求,只愿安守职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态度。诗中的“少年开口话伊周”和“壮志空存老未酬”表达了年轻时应有远大的志向,但现实往往让人感到失望。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放弃,而是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吾道尊非因及第,人师贵岂让封侯。”这两句诗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高于个人的成就。诗人认为,真正的知识或者道德才是值得尊重和追求的,而不应该仅仅为了名利而活。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诗中的“于今绛帐稀黄发”和“自古青毡重白头”也体现了一种对年长者的尊重和怀念。在古代社会,读书人的地位相对较高,他们往往被视为社会的精英。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人也逐渐老去,成为了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对年长者的尊重和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一种深刻认识。

“饱餐苜蓿又何求”这一句则是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境界。这也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态度。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它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人生的启示和指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