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楼行树,墙头数点山。
东风日过我,人意相与闲。
世事灞桥水,一去无时还。
群盗尚未息,俄顷生百患。
军书急如火,严兵屯潼关。
边功无足道,三叹临花间。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春日寄外:春天里我寄情于远方。
  2. 庭前楼行树,墙头数点山:庭院前楼台旁的树木,以及墙头远眺的小山。
  3. 东风日过我,人意相与闲:东风吹过,时间在流逝,人们的心情也随之放松。
  4. 世事灞桥水,一去无时还:世事如同灞桥的水,一去不复返。
  5. 群盗尚未息,俄顷生百患:盗贼并未平息,片刻之间又有新的祸患产生。
  6. 军书急如火,严兵屯潼关:军情紧急如烈火,军队严阵以待驻扎在潼关。
  7. 边功无足道,三叹临花间:边地的战功不值得一说,我在花丛中感慨万千。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被安史之乱叛军围困期间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篇“春日寄外”,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春日景象,通过“庭前楼行树”和“墙头数点山”两个画面,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谐。然而,这种宁静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东风日过我,人意相与闲”一句透露出了战争带来的紧张氛围。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进一步将战争的景象带入了诗中。他提到了“世事灞桥水,一去无时还”和“群盗尚未息,俄顷生百患”,这些诗句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人民遭受苦难的深深担忧。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无奈,以及对战争结束后可能到来的平静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军书急如火,严兵屯潼关”,则直接揭示了战争的紧迫性和残酷性。而“边功无足道,三叹临花间”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胜利与否的漠然态度,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无限憧憬。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战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