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读《梁鸿传》,今渡梁鸿溪。
暝色到孤艇,四顾烟凄迷。
人生无去住,一苇听东西。
安得盈尺地,结茅来同栖。
山头第二泉,《图经》吾能稽。
饮行可送老,临风生馀凄。

望惠山

昔读《梁鸿传》,今渡梁鸿溪。暝色到孤艇,四顾烟凄迷。

人生无去住,一苇听东西。安得盈尺地,结茅来同栖。

山头第二泉,《图经》吾能稽。饮行可送老,临风生馀凄。

【注释】

  • 昔:过去,指诗人以前的经历或经历的时期。
  • 梁鸿:《梁鸿传》是东汉时期的一部历史传记,讲述了梁鸿的故事和影响。
  • 梁鸿:渡过梁鸿溪,暗示诗人现在正身处一个与“梁鸿”相关的地方或环境中。
  • 暝色(míng sè):天色昏暗,多指傍晚时分。
  • 孤艇:孤单的小船,常用以形容孤独或寂寞的情感状态。
  • 四顾(sì gù):四周环顾,四处张望。
  • 人(rén)生(shēng):人生的旅程,泛指人的一生经历或生活状态。
  • 去(qù)住:离开,引申为生活或居住的变迁。
  • 一苇(yī yì):一根芦苇,比喻小舟或轻便的工具。
  • 东西:方位词,这里用来表达方向或方向感。
  • 安得(ān dé):如何得到,表达一种愿望或渴望。
  • 盈尺地:即一尺见方的土地,形容面积不大的地方。这里可能表示诗人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如一间小屋、一块土地等。
  • 结茅(jié máo):用茅草盖屋顶,建造简陋的房屋或居所。
  • 第二泉:位于山上的第二口泉水,可能是当地著名的景点或文化遗迹。
  • 图经:地图和记录,用于说明地理、历史等方面的情况。
  • 饮行:饮酒行走,可能指游历山水或品酒赏景。
  • 临风:面对风,这里可能有欣赏风景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望惠山时的所见所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首两句通过“昔读《梁鸿传》”引出了诗人的过往经历和对《梁鸿传》的熟悉度。接着通过“今渡梁鸿溪”,展现了诗人现在身处的地点,可能是诗人旅行途中的一个停留点。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在船上的感受,以及周围环境的静谧与凄凉。

“人生无去住,一苇听东西”这两句强调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自由性,通过使用“一苇”这一意象,象征了一种随波逐流、随风而行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安得盈尺地,结茅来同栖”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的渴望,希望能够像古代隐士那样,找到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过上隐居的生活。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情感和理想的追求,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