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徐徐摩腹行,舟中淡淡觉心清。
潮因雨过添流急,帆为囊空带月轻。
乡梦已随红叶去,余哀犹傍白云生。
猜知客久沙鸥熟,既去还来似有情。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背诵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
甲戌:指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的甲戌日。服阕:指服丧期满。
乙丑:指唐天宝三载(744)的乙丑日。
乙丑:指唐天宝三载(744)的乙丑日。
舟次瓜步:在今江苏六合县南长江北岸。
译文:
甲戌那天我在家乡守孝完毕北上,途中舟行瓜步时,心情舒畅。
饭后徐徐摩腹而行,感觉身体轻松。船中江水淡淡,感觉心地清纯。
由于雨后天晴,江流加快了流速,船帆因囊空而轻。
乡间的梦已随着红叶而去,余哀犹傍白云而生。
猜知客居久了,沙鸥熟悉我,既去还来,像有情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扬州时所作。诗人在诗中抒发了自己对仕途失意、人生坎坷的感慨,也流露出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甲戌服阕北上”,写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当时诗人正在洛阳任太子通事舍人。服阕即守丧期满,服阕之后,诗人开始了他的宦海生涯。
“饭后徐徐摩腹行”,点明时间是在饭后,说明诗人刚吃过饭不久,便在舟中徐徐行走。“徐徐”表明他步履缓慢,悠闲自得,这正表现了诗人的心情舒畅,无忧无虑。“舟中淡淡觉心清”,进一步描写了诗人此时的心情。舟行江上,江水潺潺,清风习习,诗人感到十分清爽,于是觉得心胸开阔,心境也格外明朗、清明,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潮因雨过添流急,帆为囊空带月轻”,这是写舟中所见之景:江水因雨后涨满显得更加汹涌澎湃;船帆因为空荡没有负荷,因此显得更轻盈,带着明月的影子。“潮因雨过添流急”中的“添”字用得很传神,突出了雨水给江水带来的激越变化,写出了雨后的江水声势浩大,气势恢宏,给人以极大的刺激和震撼;“帆为囊空带月轻”则从另一个角度描绘出舟行江上的优美画面。
“乡梦已随红叶去,余哀犹傍白云生”,这是说自己虽然身在异乡,但是心中依然怀想着自己的家乡和家人。“乡梦已随红叶去”,这里的“红叶”是指秋末冬初的落叶飘零,暗示着秋天即将过去。诗人通过“乡梦”与“红叶”这两个意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乡以及家人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余哀犹傍白云生”,意思是说虽然已经离开了家乡,但是余留的哀思仍然如同白云一样,久久不散。这一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猜知客久沙鸥熟,既去还来似有情”,这是诗人对自己的孤独处境的感慨。“猜知”一词用得很好,它表现出诗人对沙鸥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洞察力。诗人发现沙鸥已经熟悉了他,知道他是客人,并且对他非常亲近。“既去还来似有情”,这里的“还来”指的是沙鸥经常回来拜访诗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沙鸥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己孤独处境的无奈和伤感。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感人。诗人通过对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自己对家乡和家人的深情怀念之情,以及对自身孤独处境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