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先生善长啸,声出丹田吐灵窍。骈阗半岭鼓吹喧,缥缈中天鸾凤叫。
海陵豪客云耳孙,广颡丰颐有奇抱。三杯耳热意气雄,仰面蹙口声转洪。
初如幽溪泻山溜,渐如大谷吼松风。清如沧江铁笛裂云石,肃如寒天哀角号霜空。
烈如猛虎跑地山月黑,壮如灵鼍掀浪海日红。悲如渐离击筑燕人慷慨泣市上,惨如荆卿依柱秦帝辟易走宫中。
好坐剑阁峨眉,凛冽凄清古雪吹空寒瑟瑟。好踞泰山日观,悠扬迢递罡风响入秋冥冥。
幔亭峰顶使子骞太姥玉管金箫千派歇,洞庭湖口令湘妃汉女银筝锦瑟一时停。
仙人犹然爱此声,何况我辈之凡情。一啸愁人能散郁,再啸醉客亦解酲。
三啸洒洒尘心失,四啸飘飘道骨轻。此声天授非人力,开口欲学学不得。
岂是神丹绛雪调,将毋真气黄房植。仙家有种宁偶然,吾欲挟尔游八极。
长啸歌赠孙雪庵
苏门先生善长啸,声出丹田吐灵窍。骈阗半岭鼓吹喧,缥缈中天鸾凤叫。
海陵豪客云耳孙,广颡丰颐有奇抱。三杯耳热意气雄,仰面蹙口声转洪。
初如幽溪泻山溜,渐如大谷吼松风。清如沧江铁笛裂云石,肃如寒天哀角号霜空。
烈如猛虎跑地山月黑,壮如灵鼍掀浪海日红。悲如渐离击筑燕人慷慨泣市上,惨如荆卿依柱秦帝辟易走宫中。
好坐剑阁峨眉,凛冽凄清古雪吹空寒瑟瑟。好踞泰山日观,悠扬迢递罡风响入秋冥冥。
幔亭峰顶使子骞太姥玉管金箫千派歇,洞庭湖口令湘妃汉女银筝锦瑟一时停。
仙人犹然爱此声,何况我辈之凡情。一啸愁人能散郁,再啸醉客亦解酲。
三啸洒洒尘心失,四啸飘飘道骨轻。此声天授非人力,开口欲学学不得。
岂是神丹绛雪调,将毋真气黄房植。仙家有种宁偶然,吾欲挟尔游八极。
【注释】
①苏门:即苏门山,在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县西北。苏门先生:指苏轼(字子瞻)。
②长啸歌赠孙雪庵:这是一首咏诵长啸之作,以“歌”为题。
③长啸:大声呼喊或呼唤。
④丹田:道家术语,指脐下一寸左右处。
⑤骈阗:形容声音响亮。
⑥鸾凤叫:传说鸾、凤二神,能鸣于天上。此处泛指歌声嘹亮动听。
⑦海陵:海宁(今浙江海宁)的别称,孙雪庵曾在此作过官。云耳孙:孙雪庵的表字为云耳,此处指其名字。
⑧“三杯”两句:写酒醉后的长啸。三杯:指喝下少量酒。
⑨幽溪:幽深的溪水。
⑩“渐如”五句:写长啸的音响变化。
⑪“清如”两句:写长啸的音质。
⑫沧江:指大海。
⑬寒天:指寒冷的天气。
⑭猛虎:喻声音如猛虎般猛烈。
⑮灵鼍(tuó):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兽,形状像鳖而大口无牙。
⑯渐离:战国时著名的刺客,相传他弹着筑(一种击弦乐器)唱歌,歌声悲切动人,使人落泪。
⑰荆卿:荆轲,战国时期著名刺客。
⑱剑阁:在今四川省剑阁县。
⑲峨眉:四川的峨眉山。
⑳岱岳:泰山。
㉑使子骞太姥:使子骞去向太姥山学习吹箫。太姥山,在今福建闽东地区。
㉒幔亭:山名,在今浙江宁波市北郊。
㉓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㉔汉女:汉武帝时,李延年教歌女子作《北方》,歌词多用匈奴语,音调高亢激越,与汉族民歌不同,故称“胡音”。
㉕真气:指人的元气或精神力量。
㉖仙家有种:仙人自有其天赋的本领。
㉗八极:指四方上下各个地方。
【赏析】
这首咏叹长啸的作品,以赞美和颂扬长啸的美妙声响为主要目的。全诗共十句,前八句描写了长啸之声的气势磅礴,九至十四句则具体描述了长啸的音色之美。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将长啸比作各种声音,并赋予其丰富的情感内涵。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