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窗近好山,山影窥窗隙。
藤穿古洞幽,月过小桥窄。
放雨一旗青,堆云半榻白。
老树作人喧,新萝补天阙。
煨笋及烹薇,在在皆手泽。
禽到学书符,客来愁水厄。
意与石俱闲,诗随花共发。
见我何殷殷,云是岁星谪。
相订赤城游,霞光起眉额。
夜梦入天台,玉女共晨夕。
宿张道士山房
虚窗近好山,山影窥窗隙。
藤穿古洞幽,月过小桥窄。
放雨一旗青,堆云半榻白。
老树作人喧,新萝补天阙。
注释:
- “虚窗”:指窗户是空的,没有实物遮挡。
- “近好山”:形容靠近好山,景色宜人。
- “山影”:指窗外的山的影子。
- “窥窗隙”:从窗户缝隙中向外看。
- “藤”:植物名,这里指缠绕在古洞周围的藤蔓。
- “穿”:通过、穿过。
- “古洞”:古老的洞穴。
- “幽”:幽深、神秘。
- “月过”:月光透过小桥。
- “窄”:狭窄。
- “放雨一旗青”:形容雨水如旗帜般洒落。
- “堆云半榻白”:形容云雾缭绕,仿佛半座床铺被云朵覆盖。
- “老树”:老树。
- “作人喧”:使人们喧闹。
- “新萝”:新长出的藤萝。
- “补天阙”:形容新长出的藤萝填补了天空的空缺。
- “煨笋”:煨煮笋子。
- “烹薇”:烹调野菜。
- “手泽”:亲手制作的东西,这里指菜肴。
- “禽到”:鸟来到。
- “书符”:书写符咒。
- “客来愁水厄”:客人来访时,因为水患而感到忧愁。
- “意与石俱闲”:我与石头一样悠然自得。
- “诗随花共发”:诗歌随着花开而诞生。
- “见我何殷殷”:见到我为什么如此急切。
- “云是岁星谪”:云是天上的岁星降临。
- “相订赤城游”:相互约定一起去赤城的游玩。
- “霞光起眉额”:形容阳光照射下,眉毛和额头上的阴影显得分外明亮。
- “夜梦入天台”:夜晚梦见自己进入天台山。
- “玉女”:仙女。
- “共晨夕”:一起迎接早晨和傍晚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张道士的山房中过夜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山水、风雨、云雾、树木、野菜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山房周围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与张道士的深厚友谊,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心情。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