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关揽辔客心惊,薄暮空林倦鸟鸣。
婚嫁向平双鬓改,酒棋谢傅一身轻。
桑干雪映千山晓,易水霜流万壑清。
话到微醺官舍后,膝前儿女倍含情。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古诗的能力。
(1)
“乡关揽辔客心惊”意思是:在乡间的路上,我紧握着马缰,心里非常害怕。”执北归”,即“执鞭北去”。
(2)
“薄暮空林倦鸟鸣”意思是:傍晚时分,寂静的树林里,只有鸟儿在疲倦地鸣叫。
(3)
“婚嫁向平双鬓改”意思是:结婚后,你的头发白了一半。向平,指汉代人向栩,字子平。
(4)
“酒棋谢傅一身轻”意思是:饮酒和下棋时像谢安那样洒脱自如。谢傅是谢安的侄子,曾任中书郎、司徒左长史等职,他爱好文学艺术,经常与名士们游宴赋诗。
(5)
“桑干雪映千山晓”意思是:桑干山被积雪映照,晨光照耀着群山。
(6)
“易水霜流万壑清”意思是:易水的岸边霜气弥漫,万壑的深秋也显得格外清新。
(7)
“话到微醺官舍后,膝前儿女倍含情”意思是:酒至微醺之时,我在官舍中与妻儿叙谈,他们眼中充满了爱意。这两句写诗人回家后的家庭生活,表现他对家庭的深情厚意。
【答案】
送尔执北归后怅然有感
乡关揽辔客心惊,薄暮空林倦鸟鸣。
婚嫁向平双鬓改,酒棋谢傅一身轻。
桑干雪映千山晓,易水霜流万壑清。
话到微醺官舍后,膝前儿女倍含情。
译文:
乡间的小道上,我握着马缰,心情十分不安。傍晚时分,静寂的树林里只有鸟儿在疲倦地鸣叫。结婚后,你的头发白了一半。饮酒和下棋时像谢安那样洒脱自如。
桑干山上的白雪映照着清晨的群山,易水之畔的霜气弥漫,万壑的深秋也显得格外清新。
酒饮到微醉之后,我回到官舍中与妻子儿女叙谈,他们眼中充满了爱意。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以真挚的感情,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生动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首联写送别时的紧张心情。“乡关揽辔客心惊”,是说作者因送别友人而心神不宁,手握马缰,心中十分不安。“执鞭北去”是说友人要去北方。“执鞭”是执马缰绳的意思。《汉书·高帝纪下》载:“高祖击布军太行山下,为布所围数重。高祖谓布曰:‘吾所以至此者,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乃与数十骑走壁间望见布,还驰冒矢而引却之。布不知其数众也,故逐数十里。项王军壁垓下。汉军及诸侯兵共步骑五十六万人,东城会战。项王大破汉军。汉军退却,使骑皆下扶服,大司马曹无伤走问上曰:‘项上可击乎?’上曰:‘不可。’无伤复问上曰:‘可击乎?’上曰:‘不可。’”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当时汉军处境危险万分,将士们个个心怀恐惧。因此,“执鞭北去”就是形容作者在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乡关揽辔客心惊”,就是写他手握马缰,内心十分不安,是因为送别友人而产生的情绪。颔联“薄暮空林倦鸟鸣”,“薄暮”是指傍晚时分,“空林”是指空旷的树林,也就是作者所乘坐的车经过的地方。“倦鸟鸣”是说鸟儿因为疲惫而鸣叫。这里写鸟儿在傍晚时分鸣叫,是写天色将晚,天色昏暗,树林中鸟儿鸣叫声很稀少。作者之所以用“倦鸟鸣”来描写这一景物,可能是为了衬托自己内心的孤寂之感。颈联“婚嫁向平双鬓改”,“向平”是指汉代人向栩。向栩年轻时曾做过郡中小吏,因事得罪而被免官归家,后来当上了中书郎、司徒左长史等职。向栩为人清廉正直,爱好文学艺术,常常与名士们游宴赋诗。“谢傅一身轻”是说谢安的侄子谢傅,他喜欢喝酒作乐,常常和名士们游宴赋诗。作者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表明自己和友人都是清高的人士,两人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思想感情。“酒琴谢傅一身轻”,就是写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可以畅谈人生哲理,彼此之间没有隔阂。尾联“桑干雪映千山晓”,“桑干”是一条河的名称,位于今天山西朔县西北。据《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张耳尝与余俱朝天子,而心的独先得归,丰沛间多有随心之者,心异之,谓余曰:‘始吾与足下俱致谋于天下,今足下乃独先得归,归尽道其故,为何?”“桑干”是一条河流的名称,这里用来表示河水的颜色是淡黄色。“雪映千山晓”是说在黎明时分,雪色映照着千山,整个大地都被雪覆盖着。“易水霜流万壑清”,是说易水之旁的水汽凝结成霜,流过山谷时发出清脆的声音。这里的“万壑”,指山谷很多。“易水”是河北省易县境内的一条河流,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的恒山山脉。“易水寒”是说易水边霜气弥漫,万壑也显得格外清新。尾联“话到微醺官舍后,膝前儿女倍含情”,是说等到酒喝到微醺的时候,夫妻俩坐在官舍中和孩子们叙谈家常,孩子眼中流露出的爱意更增加了他们的亲情。最后四句写夫妻二人回家的情景。
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动人。